川普「門羅主義」重塑拉美局勢 遏制中共影響力(圖)


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圖片來源:JIM WATS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據《國會山報》報導,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缺席了近日在巴西召開的金磚國家峰會,這一現象反映出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近年來,中國拉丁美洲市場份額逐漸縮小,許多中國企業也在非洲加快撤資。這些變化,或許正是川普政府領導風格及其新「門羅主義」政策帶來的直接影響。

川普(特朗普)政府強調並強化了1823年「門羅主義」的精神,採取零容忍態度反對外來強權干預美洲事務。該政策推動美國重新調整其對拉美的戰略布局,促使中國重新評估並限制其在交通、電信、基礎設施以及戰略礦產領域的巨額投資項目。同時,一些國家也開始尋求與臺灣建立更緊密的關係,進一步打擊了中國對臺灣主權的聲索。

中國在墨西哥的市場份額出現明顯下降。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取消了在墨西哥建設年產15萬輛電動汽車工廠的計畫,這一項目預計將為中國帶來數百萬美元收入。比亞迪副總裁斯特拉·李(Stella Li)指出,「地緣政治因素對汽車行業的影響非常巨大」,顯然他們正在重新考量在拉美的擴張策略。

中國投資遭遇阻力 與美國角力加劇

中國在厄瓜多的採礦業也遭遇挫折。由於厄瓜多政府暫停了Terraearth Resources公司因環保違規的勘探和開採項目,中國企業在該地區的計畫受阻。同時,中國在鋰礦資源上的控制戰略同樣受挫。比亞迪和青山集團(Qingshan)取消了在智利投資約5億美元建設鋰加工廠的計畫,該項目原計畫創造1200個就業崗位。鋰作為電動車關鍵原料,其戰略意義重大,但中國在擁有豐富鋰資源的智利卻失去了重要商機。

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首次國際訪問選擇了中美洲,顯示美國將該地區作為優先戰略重點。盧比奧的訪問直接促使巴拿馬宣布終止與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標誌著「全球南方」地區共產主義地緣政治遊戲的一次重大挫敗。與此同時,華為在巴拿馬的電信業務被迫關閉13個戰略節點,改用美國製造的技術設備。

哥斯大黎加同樣順應地緣政治變化,其對外貿易促進局派代表訪問臺灣,重點關注臺北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優勢。哥斯大黎加情報安全部門也參與了臺灣舉辦的培訓課程,這些舉動均引發了中國的強烈外交抗議。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作為中美洲領導國家,其政治走向對整個地區影響深遠,中國對此深感焦慮。

美國強硬策略與中國反制的博弈

川普新「門羅主義」的核心是通過實力和強硬手段維護美國在西半球的主導地位,雖然政策充滿不確定性和政治爭議,但不可否認其已取得一定成效。GISreport指出,中國雖然仍是拉美最大貿易夥伴和主要投資方,但川普政府的對抗性策略正在改變拉美外交格局。美國利用關稅、制裁乃至軍事威脅,迫使拉美國家在美中兩大國之間做出選擇。

例如,川普曾公開聲稱要從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手中「奪回」運河,並威脅對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等國徵收高額關稅,以施壓打擊販毒和非法移民。這些強硬舉措雖令部分國家暫時屈服,但也有風險可能推動更多國家靠近中國。中國方面則警告各國避免簽署排斥中國的協議,強調其「不附加條件」的貿易和援助模式,企圖打造一個與美國不同的合作形象。

巴西作為拉美最大經濟體,採取了戰略不結盟政策,拒絕加入「一帶一路」倡議。2024年11月,中國主席習近平訪問巴西時,遭到了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的禮貌回絕,強調雙方合作必須在「雙方同意的條件下」進行。巴西政府傾向通過自主基礎設施投資與多邊合作保持平衡,避免對中國過度依賴。

總的來說,川普政府的「門羅主義」2.0和中國的市場與戰略角力,正重塑拉美地區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未來拉美各國將在中美兩強之間繼續尋求平衡與自主。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