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圖片來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中國的司法鑑定科學研究季刊Forensic Sciences Research(FSR)受中國司法部的支持,近日在該刊官網上宣布,從2025年之後,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將不再出版該刊物。FSR曾經因為刊登了涉及新疆地區基因研究及涉嫌強制抽血採樣的文章惹議。
FSR是一份中國唯一面向國際讀者、聚焦於法醫學的英文期刊,自從2023年開始與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OUP)共同合作辦刊。
根據FSR的聲明,如果今年7月以來的投稿文章通過了審核,將會由FSR新的合作夥伴「科愛」(KeAi)來出版。而「科愛」總部位在北京,其是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和荷蘭學術出版暨資料分析公司Elsevier所合資成立的。FSR與Elsevier都曾經捲入出版與學術倫理的爭議。
2022年6月,FSR刊登出一篇主題是維吾爾人口身分標記定序的文章,其內容分析在新疆所採集的血液樣本基因資料。該研究計畫獲得新疆警察學院資金的支持,主要作者是Halimureti Simayijiang(司馬懿江,暫譯),他本身是維吾爾人。在文章中聲稱,所有提供血液樣本的264位維吾爾人都已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而且基因資料皆經過匿名處理。
然而,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在2023年曾經揭露,從事於基因科學研究、關注學術有關倫理議題的比利時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的教授莫羅(Yves Moreau)曾經致函給牛津大學校長,指出「知情同意」應該以「自由的知情同意」為標準,可是在新疆這個地方,這在實務上根本不可能。
莫羅還提及,類似的研究恐會助長當局對於維吾爾人的大規模的監控。牛津大學出版社一名發言人當時回應稱,文章在2022年獲刊載之時,FSR尚未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不過本社將會與FSR的編輯部共同合作調查外界所提出的關切事由。FSR的總編輯當時否認來自於中國司法部的資金對於編輯政策有任何影響力。
FSR於2022年6月紙本版刊載了有關維吾爾族基因研究,其曾經在2020年9月通過網路版第一次發布。文章迄今仍還未被下架,可以透過網路下載全文。
16日,據《衛報》報導,牛津大學出版社於2023年成為FSR的出版夥伴之後,該社曾因為倫理的疑慮,撤下了2篇FSR於過往收錄的中國人口基因樣本研究方面的文章。
FSR的新夥伴Elsevier則曾經於2023年撤下了一篇發布於2019年的文章,其主題是維吾爾族與哈薩克族基因的研究。Elsevier撤文理由包括了研究計畫的基因採樣工程沒有符合倫理要求。
該項研究採集了203名新疆維吾爾人及哈薩克人的血液與唾液樣本,用來評估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所開發的基因定序技術於這2個族群的使用效果。而作者還在文章中提及基因定序可以協助警方辦案。
無論是Elsevier在2023年下架、或者是於同年被莫羅對牛津大學提出質疑的文章,其作者名單都同樣能夠見到來自於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一個3人團隊,並由Halimureti Simayijiang領銜。
根據報導指出,哥本哈根大學表示Halimureti Simayijiang已經在2020年離開。而由他領銜的基因研究爭議的文章,其投稿日期都早於校方所稱的雙方停止合作的時間點。
近年中國的基因研究的倫理問題,日益引發外界關切。去年,美國基因研究學術期刊Molecular Genetics & Genomic Medicine(MGGM)曾經下架了高達18篇來自於中國的文章,其理由同樣與研究倫理及人權疑慮有關。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HRW)和聯合國2022年《新疆人權報告》(OHCHR Assessment of human rights concerns in the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表示,中共政府對於維吾爾人實施強迫勞動及高壓監控,甚至將百萬人關入「再教育營」內,該政策將可能構成「反人類罪」。學界擔心,相關的研究恐可能助長此類壓迫行為。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