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媛(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7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孟浩綜合報導)中共高層內鬥日趨白熱化。根據時評人吳建民和李大宇的最新爆料與分析,習近平的「之江新軍」內部分裂為福建幫與浙江幫,彭麗媛領導的「山東幫」異軍突起,新成立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則在幕後操控全局。時評人吳建民和李大宇分別從派系博弈、軍事與地方布局、高層會議異象、團派殞落與技術官僚崛起以及內鬥的深層原因與未來走向這五方面,深入剖析中共官場內鬥的最新動態。
之江新軍的分裂:福建幫與浙江幫的火拚
吳建民分析,習近平自十八大上臺以來,通過選擇性反腐與派系清洗,系統性鏟除了江派、團派及紅二代等政治對手,在二十大實現第三次連任,權力達到頂峰。然而,其核心班底「之江新軍」在掃除外敵後,內部卻因權力分配與資源爭奪分裂為福建幫與浙江幫,展開激烈博弈。
福建幫以政治局常委兼中辦主任蔡奇為首,福建幫成員包括副總理何立峰(曾任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和公安部長王小洪(曾任福建省公安廳副廳長)。吳建民指出,蔡奇的地位堪比毛澤東時代的汪東興,其兼任中辦主任的安排顯示習近平對其的高度信任。蔡奇通過高調吹捧習近平思想,要求全黨「入腦入心入魂」,鞏固自身地位,並試圖在內鬥中壓倒浙江幫。
浙江幫由國務院總理李強領銜,浙江幫包括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曾任浙江省委宣傳部長)、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曾任杭州市委書記)及政法委書記陳文清(曾任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吳建民分析,李強採取低調退讓策略,避開正面衝突,通過「以退為進」謀求更大權力空間。例如,李強刻意減少公開露面,避免與蔡奇直接競爭。
吳建民認為,福建幫與浙江幫的內鬥不僅是權力之爭,更是對未來接班人選的角逐。兩派在爭奪政治局常委席位及關鍵部門控制權時,各自施展手段,導致之江新軍的團結出現裂痕。同時,李大宇在《大宇拍案驚奇》(2025年7月16日)爆料,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可能接替蔡奇出任中辦主任,顯示福建幫內部也面臨挑戰,蔡奇的地位並非穩如泰山。
這種內鬥的根源在於習近平的高度集權政策。吳建民指出,習近平在二十大通過「定於一尊」安排,將政治局常委全部安插為親信,卻忽略了派系間的平衡。當外敵被清除後,內部權力真空導致之江新軍自相殞殺,為其他派系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山東幫的異軍突起
吳建民特別強調,彭麗媛「山東幫」在二十大後迅速崛起,成為挑戰之江新軍的新勢力,其影響力滲透中央、軍隊與地方,幾乎與習近平的基本盤分庭抗禮。
- 中央層面的布局:在二十大205名中央委員中,山東籍委員高達32人,位居第一。中組部長李干傑掌握全國人事大權,通過控制省部級官員的考核與提拔,確保山東幫在中央的影響力。李干傑的權力使任何官員的升遷都需其首肯,成為山東幫的核心支柱。
- 軍事領域的擴張:山東幫在軍中擁有四位上將:國防部長董軍、火箭軍政委徐西盛、海軍司令胡中明及武警司令王春寧。這四人掌控關鍵軍事部門,尤其火箭軍與海軍在中共對臺戰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吳建民認為,山東幫在軍隊的布局顯示其對戰略資源的掌控力。
- 地方勢力的滲透:山東幫在地方擁有八位省委書記,包括新疆書記馬興瑞、北京市委書記尹力、西藏書記王君正、江蘇書記信長星、湖北書記王忠林、內蒙古書記孫紹騁、寧夏書記梁言順及安徽書記韓俊。其中,湖北書記王忠林因在武漢疫情期間高調宣傳習近平思想,仕途快速上升,被認為可能在二十一大進入政治局,擔任政法委書記。
- 智囊與政治聯姻:山東幫的兩位「太師爺」——人大副委員長李鴻忠與政協主席王滬寧——為其提供了強大支持。李鴻忠通過修改籍貫投靠彭麗媛,公開宣揚「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成為彭麗媛的忠實盟友。王滬寧則通過與彭麗媛親戚聯姻,進一步鞏固與山東幫的聯繫。吳建民指出,王滬寧作為「三朝帝師」,為山東幫編織了覆蓋全國的政治網路。
吳建民進一步揭示,彭麗媛的權力並非僅來自第一夫人身份,其與習近平的婚姻是山東幫早年在遲浩田(前解放軍總參謀長)與鄧小平秘書王瑞林布局下的政治聯姻。彭麗媛自80年代從濟南軍區歌舞團出道,經遲浩田提攜走紅央視,並於1987年嫁給時任廈門副市長的習近平。這一婚姻不僅提升了彭麗媛的政治地位,也為山東幫的長期布局奠定了基礎。然而,近期馬興瑞被免職、許其亮暴病身亡及中央軍委調查李克強之死等事件,使山東幫面臨崩盤風險。吳建民預測,若習近平面臨元老逼宮,彭麗媛可能被推為「背鍋」對象;若習繼續掌權,彭麗媛則可能成為接班人,超越蔡奇與李強。
新決策機構隱現與高層會議異象
李大宇透露,7月14日至15日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規格極高,政治局常委、中央機關及地方一把手、中央軍委僅存的四人(習近平、張又俠、張生民、劉振立)悉數出席。然而,6月30日成立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卻未被黨媒提及,形同隱身。
新機構的角色:時評人蔡慎坤認為,該機構已取代中央委員會,成為實際的「新黨中央」,負責黨、政、軍、特(特務)四大領域的決策,每領域由一人負責,但具體人選尚未公開。該機構的出現為高層權力博弈提供了制度性安排,使習近平得以高調露面。7月16日《人民日報》頭版五篇報導全關於習近平,配以罕見個人特寫照,顯示其「報復性復出」。
會議異象:李大宇指出,會議鏡頭顯示會場後排藏人,可能是警衛、攝影師或服務人員,反映會議的嚴密控制。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自3月兩會後持續缺席,苗華與李尚福已落馬,顯示軍方高層動盪。會議強調城市更新與安全,暴露中共對「豆腐渣工程」即將引發安全事故的擔憂。李大宇援引前廣東官員「瑞」的說法,全國基礎設施質量堪憂,一旦發生地震或自然災害,後果不堪設想。
秦剛事件:李大宇爆料,前外長秦剛因未熬過審訊中的「坐飛機」「吃拉麵」「啃饅頭」及「黑白無常」折磨而殞命,凸顯中共內部整肅的殘酷。同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華被認為有「興師問罪」意味,可能與中共高級外交官出逃、洩露對俄不利文件有關。此事件與2023年秦剛因俄副外長洩密而「人間蒸發」的事件相呼應。
團派殞落與技術官僚的機遇
李大宇分析,團派在習近平治下幾乎被徹底邊緣化,但近期傳言顯示團派明星陸昊可能復出,接替黃坤明出任廣東省委書記。
陸昊作為李克強的師弟(同為厲以寧學生),曾被視為團派接班人,卻在習近平上臺後被調至邊緣化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大宇認為,若非習近平當政,陸昊早已進入政治局常委。團派其他代表人物如胡錦濤、李克強、汪洋、胡春華等在二十大被系統性排擠,團派勢力幾乎殞滅。
李大宇還提到,陸昊可能出任廣東省委書記,廣東作為進入中央高層的跳板,這一任命若成真,將標誌團派重新獲得機會。陸昊的學術背景與早期政績(如28歲扭虧為盈清河毛紡織廠)使其成為團派少有的高智商人才,其復出可能為團派注入新活力。
李大宇指出,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作為技術官僚,憑藉清華與英國帝國理工的學術背景及上海政績,成為潛在接班人選。陳吉寧在處理白紙運動、李克強之死等事件中展現政治能力,但李大宇警告,在中共逆向淘汰的體制內,陳吉寧必須「學壞」才能繼續上位。傳言其可能接替蔡奇出任中辦主任,甚至成為總理候選人。
內鬥的深層原因與未來走向
中共官場內鬥的加劇,根源於以下幾方面:
- 高度極權的副作用:吳建民指出,習近平通過「定於一尊」清除了所有對手,但高度極權導致派系平衡崩潰,之江新軍內部自相殘殺。山東幫的崛起進一步加劇了權力分配的緊張。
- 制度性腐敗:李大宇援引前廣東官員「瑞」的爆料,中共的「豆腐渣工程」與掠奪性開發暴露了體制性腐敗。官員為個人利益不顧質量,導致全國基礎設施瀕臨危機,這成為高層會議關注的焦點,也為內鬥提供了外部壓力。
- 外部環境影響:李大宇提到,拉夫羅夫訪華與秦剛事件顯示,國際壓力正影響中共內部穩定。高級外交官出逃及俄羅斯的「興師問罪」可能進一步削弱習近平的權威。
對於未來走向,吳建民認為,習近平若面臨元老逼宮,可能以彭麗媛「背鍋」實現權力交接;若繼續掌權,彭麗媛可能成為接班人,超越蔡奇與李強。山東幫的快速崛起與近期挫折顯示其命運未定,但其軍事與地方布局使其具備挑戰習近平的潛力。
李大宇分析,新決策機構的出現為高層權力博弈提供了制度性框架,習近平的高調露面反映其試圖穩定局勢。團派與技術官僚的復興可能為內鬥注入新變數,但中共逆向淘汰的體制決定了任何上位者都需妥協於體制黑暗。
中共官場內鬥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之江新軍的內部分裂、山東幫的崛起、新決策機構的隱現以及團派與技術官僚的潛在復興,構成了當前權力格局的複雜圖景。習近平的極權政策在短期內鞏固了其地位,卻也為內鬥埋下伏筆。基礎設施危機與國際壓力進一步加劇了政局的不穩定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