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時代的政治集權與體制倒退(圖)

作者:陳星力 發表:2025-07-12 01: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習近平
習近平(圖片來源: 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7月12日訊】自2012年習近平上臺以來,中國政治體制進入了一個與改革開放初衷背道而馳的「開倒車」時期。與前幾任中共領導人強調集體領導不同,習近平透過一系列政治手腕——包括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強化黨管一切、成立眾多中央委員會小組治國——實現了對權力的空前集中。這種集權式統治的回潮,徹底改變了中共內部原有的治理邏輯,也對中國經濟與社會自由產生了深遠衝擊。

在經濟層面,習近平時代的政策風格由「放手市場」轉為「強控資本」。這一轉變首先體現在對民營企業的廣泛整肅,如對科技巨頭的重罰、對金融以及教育等民間服務行業的「清零式改革」。政策的不確定性與政治風險的上升,使得原本最具創新與增長潛力的民營企業陷入低迷狀態。大批企業縮減投資、裁員止損,資金外逃、人才移民的現象日益明顯。這不僅破壞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也動搖了民間對體制的信任基礎與幻想。

在民主與自由層面,習時代的收緊更為顯著。言論空間極度壓縮,媒體全面納入意識形態控制,網路審查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度。政治正確凌駕於各行各業之上。非政府組織被取締、維權律師被打壓、知識份子集體噤聲。這種對自由空間與經濟活力的雙重打擊,不僅加劇了國人的焦慮,也導致一個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體制愈發集中,但治理能力卻陷入僵化;壓制異見以維穩,卻削弱了社會的彈性與創造力。

從疫情清零政策的極端執行到各地政府債務危機的爆發,種種事件反映出當前中國體制的高壓但脆弱特質。

總結而言,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正走向極端的獨裁,以控制替代治理的體制模式。在表面穩定的背後,是經濟活力的枯竭、社會自由的流失,當權力過度集中而缺乏監督,當思想被單一化而多元被壓制,整個國家的運作將陷入高壓與僵化的惡性循環。習近平所推行的,是一條將國家推向封閉與僵化的集權回歸之路,而代價則是全體中國人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北京之春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