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蔣介石一念之差 國共格局逆轉(圖)

作者:傅國湧 發表:2025-07-08 1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西安事变
西安事變,無論張、楊還是蔣都是輸家,唯有中共成了唯一的「贏家」。(圖片來源: 網絡圖片)

1937年1月13日,蔣介石在奉化溪口,私下對張學良有個評價:「膽大而怕死,狡獪而糊塗,不可以道理喻也。」西安事變因斯大林需要蔣介石來對付日本人,蔣才得以脫險,不僅張學良、楊虎城兩個主角此後的命運已注定,以歷史的後見之明,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崩解也由此開啟,雖然當時毫無跡象,但僅僅12年蔣就被迫離開故土,永無歸期。

不能不說,西安事變,無論張、楊還是蔣都是輸家,唯有中共成了唯一的「贏家」,其關鍵就是蔣在西安脫險之後的撫共決策,幾乎一念就決定了未來的變局。歷史常有出人意料之處,常常不是一個人憑一己之智所能事先料定。蔣如知後事如此,絕不會做出這一樣的決定。

是年1月5日,蔣研究對共黨方針,認為:「應與共黨以出路,而以相當條件收容之;但須令其嚴守範圍。」1月30日,又說:「故對於共匪之處置,應慎重考慮。彼於蘇俄既無接濟,而於主義又難實行,若其果有民族觀念,不忘為黃帝后裔,則於其窮無歸時而收服之,未始非一良機了。」2月1日,他反省上個月的事,說:「陝甘問題,尚未能和平解決;然逆匪內部渙散,同床異夢,共黨雖從中操縱作梗,亦不敢明目張膽,而且中央對共已有相當示意,忽使其失望,料彼亦終於屈服也。」2月13日,他研究對共黨處理方針,「先監視,後統制」,三天後,又定下「對內則編共而不容共」的方針。到3月1日,他反省上月的事,特別提到三中全會完成,對共黨方針決定。他在3月15日思考所處的時代環境和地緣政治,說:「中國始終在倭俄夾攻中,尤以今年必須在日本偽親善、共匪假投降,陰沉情勢之下,穩定陣線,充實國力,或可免於危險。」

不難看出,他雖與中共打了十餘年交道,勞民傷財,耗費國庫,犧牲慘重,其實對中共的本性並無深切瞭解,他幻想過中共會屈服,可以通過收編解決的,但又清醒中共只是假投降。這大概是他一生做出的最重大的決定。他在西安事變脫險之後,為何非得容共,是否有蘇聯的因素在內,以往我也覺得蘇聯的壓力可能是他做出這一決定的重要因素。但從3月3日的陳誠日記來看,這一思路有些問題,至少與蔣的判斷不合。

蔣大錯特錯

這一天上午,陳誠見蔣介石時,說起一般對於西北的處置,似有獎亂之意。蔣不以為然,「認為用兵是不得已之事,須過慮部下及人民之犧牲及國家之地位,對張部擬待調出後再行設法,使其為國家武力,對楊仍極主【張】解決,對匪則視國際及國內變化如何而定,因今後匪不足為患,而大患在軍閥。又復員後部署,應以監視四川為主,對於李、白擬以國防會議名義,使其來京,如李、白同意,即定開會日期。」他囑陳誠擬軍事部署:「漢中、宜昌、施南、沅陵均應置重兵。」

陳是他的親信,這些私下交談,比那些冠冕堂皇的公開說辭無疑要更真實,他說得很清楚,中共已不足為患,大患是軍閥,除了他提到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四川的劉湘、劉文輝、鄧錫侯這些人,沒有提及的韓復渠、陳濟棠、龍雲、閻錫山,到處都是他眼裡的軍閥,他在私下對這些人常有點評,比如他說閻錫山:「此人陰險卑劣,不顧大局」、「此人投機取巧,趨新附奇」,他說韓復渠「奸詐卑劣,尤可痛也」。此時,他將這些有地盤、有槍桿的軍閥視為心腹大患,寧願放過中共,以收撫的方式來處置,雖然他在做這一決定時也很艱難,甚至夜不成眠。但這一決定對未來將產生的根本影響,是他完全估計不及的。軍閥要的是無非地位、金錢、權力,而中共要的是政權,這一點從未改變過。蔣認為他們已不足為患,真是大錯特錯。作為政治領袖,既有如此重大的判斷失誤,就要為此承擔一切後果。

陳誠見蔣的當天下午,又見了汪精衛,相比之下,汪對中共的認識要比蔣清醒得多——「對於赤匪極力主張肅清,並謂第三國際指赤匪之四點極堪注意:服從中央推動抗日。占領臨潼、寶雞以北地區,樹立基礎。盡力分化國民黨,使其成為容共、剿共二派。待機發動推翻國民黨之統治。」

以歷史的後見之明,汪的這一判斷無疑高於蔣,80年前,1937年的初春,唯有將中共徹底肅清,才能免除後患。3月6日,陳誠宴請梅貽琦、王世傑、翁文灝、袁同禮、何廉、傅斯年等知識份子,「對於西北之事變無不痛罵,並均主張徹底解決。」只是他們和汪精衛的想法都未能變成決策,蔣介石也只能在1949年痛別大陸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紫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