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限制將削弱中國對稀土市場的優勢(圖)

作者:賀增原 發表:2025-05-06 09: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稀土
稀土(圖片來源:RODGER BOSCH/AFP via 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5年5月6日訊】隨著美、中之間就關稅與技術圍堵等議題的爭端不斷擴大,北京以限制稀土出口作為對川普(特朗普)政府的反制手段,並揚言將禁令大至其它貿易夥伴,這些國家向美國出口稀土產品。由於稀土對國防武器的生產具有關鍵的影響,例如製造1架F-35戰機需要408公斤的稀土,1艘伯克級驅逐艦大約需要2,358公斤。中國進一步限縮對美出口稀土,可能對美國的軍備生產造成打擊。然而,進一步探究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中的角色,「限製出口」在短期內或造成衝擊,惟隨著其它國家採取不同的因應方案,如金屬再生回收等,北京的策略反而會降低中國對國際稀土市場的影響力。

中國對稀土供應鏈的優勢並非全面性,主要在於中游加工技術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稀少,只是開採與生產過程繁雜,不容易以氧化物狀態分離出來,故命名為稀土。由於「稀土金屬」具有良好光電磁等物理特性,所以一般高科技新型材料均會採用,也因此稀土原素有工業「黃金、味精、維他命」等稱呼。

因此以稀土供應鏈而言,從世界稀土礦物資源分為兩類:1、氟碳鑭礦(Bastnasite)以中國與美國為主;2獨居石(monazite):澳洲、巴西、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南非、斯里蘭卡、泰國、美國等9國為主。所以就上游礦產而言,很多國家擁有各式的稀土礦。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就不斷對外放話,要拿下格陵蘭及加拿大,並要和烏克蘭簽署美烏礦產協議,其實就是從上游供應鏈來反制中國稀土管制。英國《金融時報》12日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正在草擬行政命令,讓美國能夠儲備太平洋海床上的深海金屬,也是反制中國大陸在稀土礦藏的出口管制。由於稀土精煉過程中會產生的污染物與輻射,因此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中主要掌握「中游加工技術」或者「中游加工專利」,正如馬斯克表示中國大陸暫停稀土(rare earth)金屬出口「其實沒意義」,因為稀土到處到有,冶煉技術才是關鍵所在,而美國需要重新掌握。美國唯一稀土礦商MP Materials宣布全面停止對中國出口稀土精礦,轉而改送至日本與韓國等盟國加工,以擺脫對中國的高度依賴。另外,美國「國防先進研究局」(DARPA)宣布,將展開一項名為「環境微生物作為生物工程資源」計畫(EMBER),研究革命性的微生物提煉稀土礦物技術,以降低從外國進口稀土元素的依賴。所以此次中國稀土的管制,似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真正執行成效是值得進一步分析。

重點輔導金屬再生產業提升生產鏈韌性

以我方為例,即便是關鍵原料的粉末,別國也是少批量賣給我國研發單位,當我們完成測試評估準備大量生產武器系統,則這些關鍵物質粉末就被管制。除此之外,整個武器系統的製程仍需要特殊設備以符合其物理特性,例如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材料暨光電研究所,就具備有複合材料組、高溫材料組、冶金組、材料加工及測試組等功能組,唯有將武器系統全壽期,從關鍵物質,到設計、製造、組裝、測試與評估,部署與汰除,全部都掌握在自己國家中,方可以談到國防自主。

臺灣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加上本身並無稀土資源,作為全球科技製造的重鎮,在半導體、電子產品和新能源產業方面對稀土的需求都與日俱增,利用城市裡回收與各類廢棄物中提取有價值的材料,這個都是可以作為我們國家一個重要的選擇,在這裡其實我們是呼籲政府將金屬再生的產業列為重點輔導的項目是有必要的。

結語

本文延續之前的探討,期望能使國人更深入的瞭解稀土金屬對國防產業的影響,不僅對於美國有其因應的對策,我國(臺灣)也該找出適合我國國防產業的發展方向,在有限人力、資源與時間下做最合適的選擇,期盼在危險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找出適合自己生存的模式。

(本文為《上報》授權《看中國》轉載。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