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圖片來源:網路圖片/微信公眾號)
【看中國2025年4月10日訊】今日凌晨,川皇御用的福克斯報導,由於我國沒有取消34%報復關稅,104%的額外關稅已經生效。到了這一步,104%與500%的差別應該也不大了。昨晚,李總親自給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打電話,表示「中方採取的堅決措施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也是為了捍衛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公平正義」。很顯然,是希望歐盟一起行動。但馮德萊恩的回應並不熱烈,從官媒報導看,僅表示道義上的認同:「美國加征關稅嚴重衝擊國際貿易,對歐中及弱勢國家造成嚴重影響。歐中致力於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公平自由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經濟貿易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這符合雙方和世界共同利益。」說了等於沒說,相當於沒接茬。真實的行動是,馮德萊恩宣布,歐洲已準備好與美國就關稅問題談判。牌桌上僅剩下我國,另有半個對某些產品有反制的墨西哥;其他的,選擇了談判。這也給了川皇下狠手的底氣。用浙江大學經濟學教授趙偉的話說,三種可能的情形中,最不希望的、最應該避免的、最壞的情形,已經成為了現實。昨日他在節目中推演了三種可能的情形:
美國一對多:中國出手後,60多個國家有一半多跟進,美國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世界貿易大戰爆發,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縮小版的美國一對多:我們出手了,德、法、歐盟等幾個與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跟牌,世界貿易大戰爆發。
中國一對多:其他經濟體選擇了妥協,跟進美國對我國的加稅措施,我們變成了一,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
現在看來,全球攤牌了,兩個極端情況中,我國變成了一對多……
對全球情勢誤判如此嚴重,是不是相關部門沒用心工作啊……
是不是只要不跟美國做生意就可以了?
不是,《各國嚴查「洗產地」,外貿迂迴之路已斷,可憐中國企業……》。據說川皇的最新要求是,如果越南要零關稅,那麼越南要跟美國一起對中國加重稅。那麼,對其他國家肯定也是同樣要求。
相當於我國要單挑全世界,又成了最後關燈離開的國家。
普通民眾和企業又成了代價。
3月31日剛被我何副總接見的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昨夜發文: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典型的全球貨幣、政治與地緣秩序的系統性瓦解。這類瓦解每一代人只會遇到一次,但在歷史上,它在類似不可持續的條件下曾多次上演。
一位已經去世的老幹部退休後講過一句話: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是的,我們現在就處於世界瓦解的歷史進程中。
2001年加入WTO以來的財富高速增長結束了,甚至1978年以來緩慢的增長也結束了。一位朋友做的外貿單,從賺20萬元,秒變巨賠,損失慘重。普通人很可悲,我們無力與歷史進程對抗,除了管好自己,我們對外界根本無能為力。有些時候,我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可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等著災難降臨。就像我寫過一位資本家出身的知青家傳,初中畢業時他就知道自己沒有未來,很自覺地下鄉插隊,很自覺地下井挖煤,很自覺地中年國企下崗……今日的形勢,之前並非沒有徵兆,普通人雖然沒法像大官或者大老闆那樣在國外置產,但至少可以換些美金或者黃金以抵禦衝擊。去年一位退休企業家在採訪寫作家傳時跟我說,兒子一接班就在換美元,我說小老闆可能是對的。昨日,人民幣兌美元貶值至7.34,創出2023年9月以來、1年零7個月的新低。今日凌晨,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42!近期到8有沒有可能?
關鍵是如果換匯的人多了,會不會關掉每年5萬美元這個窗口?
外貿不行了,房價能不能穩住?我們的身價還值不值?
有些朋友跟我聊天,說在找發財機會。我說要換個思考方向,按美元計價,能保住財富就是賺。
否則,如果全世界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跟著美國對我們加稅,張愛玲在1952年好歹還能溜到香港,而我們連個逃的地方都沒有。
據說一家跨境電商公司為了規避更高關稅,準備到東南亞國家建立多元化供應鏈,被官方阻止,只能繼續從國內採購。
不管是房產,還是什麼肉,都要爛在鍋裡。
中國企業家太慘了,就像風箱裡的老鼠,兩頭追殺,連李嘉誠都躲不過。
因為黨報昨日的評論講了,投降過快,一點反抗都沒有,手裡也就沒有任何談判籌碼,在談判桌上只能任憑美國予取予求。
相反的,反擊美國,或者激烈反擊美國的國家,在談判時才會有籌碼,才能和美國進行真正的談判。
文章說,「投降論」「恐慌論」都該歇歇了,只有對美國進行對等反制,才是最大的國家利益所在。
綜合理解,前一段似乎在說必須以打促談,以提高投降的價碼?
但將不反擊定性為「投降」,除了奉陪到底,已封死其他選擇了。命運就這樣降臨,每個人都在戰車上。
来源:微信公眾號「老干體v」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