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白雪公主》當童話失去了童話的魅力(組圖)

作者:賈小凡 發表:2025-04-06 09: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白雪公主,她的純粹的魅力打動了幾代人的心。(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幾乎每個人童年的記憶中,都有一個美麗、純真與善良的格林童話中的白雪公主,她的純粹的魅力打動了幾代人的心。當迪士尼宣布要推出真人版《白雪公主》時,很多人本能地期待在銀幕上重溫那份童年的美好享受。然而,看到最終呈現的真人版時,不禁讓人感慨:當一個童話故事失去了童話本身的魅力,它還能被稱作童話嗎?

傳統童話的珍貴回憶


迪士尼知名動畫《白雪公主》。(圖片來源: GABRIEL BOUYS/AFP via Getty Images)

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他們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這部作品不僅開創了動畫電影的新紀元,更將格林童話中那個純淨、美好的故事以視覺的方式永恆地留在了孩子們心中。在這個故事裡,白雪公主「肌膚白如雪,嘴唇紅如血,頭髮黑如烏木」的形象成為了美與純真的象徵;七個小矮人各具特色的性格為故事增添了溫情與趣味;邪惡皇后的嫉妒凸顯了善惡對立,王子的真愛之吻則構成了愛情至上,正義的救贖之主題。唯有真愛才能打破死亡的詛咒,這一主題深入人心,成為童話經典。

原版故事將人性中的美好溫暖的部分,絲絲入扣地傳達給觀眾,每一個細節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白雪公主的信任打動了獵人,使他不忍下手加害,展示了善念能感化他人,白雪公主主動為小矮人們做家務收拾房間,贏得了小矮人們的喜愛和愛護,體現了友誼的可貴,小矮人每天唱著「嗨喲,嗨喲,我們下礦去」的歌謠,快樂地工作,展現了勞動的價值,當發現白雪公主被毒蘋果毒害後,小矮人們不忍心將她埋葬,而是為她精心製作了水晶棺,日夜守護,展現了友誼的忠誠與持久。

邪惡皇后代表了假惡醜的一方,她的結局展示了惡行最終無法得逞,皇后每天都要去問魔鏡「誰是這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對外貌的執著和扭曲的嫉妒心最終導致了她的毀滅。在迪士尼版本中,皇后在雷擊中墜崖身亡;在格林童話原版中,她被迫穿上燒紅的鐵鞋跳舞直到死亡。這些結局都體現了「做惡到頭終有報」的道德教育,讓觀眾明白邪惡最終無法戰勝善良。

這個故事之所以能夠穿越時空,打動一代又一代的觀眾,正是因為它傳遞的普世價值:真善美終將戰勝假惡醜,真愛與善良能夠克服一切困難。這些簡單卻深刻的道理,以童話的形式傳遞給兒童,成為他們成長中價值觀培育的重要營養成分。

真人版的迷失 傳統價值被稀釋

小矮人代表著善良、勤勞和團結,是童話世界生動有趣的體現。
小矮人代表著善良、勤勞和團結,是童話世界生動有趣的體現。(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然而,2025年的真人版《白雪公主》卻似乎失落了原作的靈魂。從選角開始,影片就引發了爭議。儘管瑞秋.曾格勒是位才華橫溢的演員,但「白雪公主」這個角色的名字本身就來源於故事原型「肌膚白如雪」的特質,這是傳統故事中的象徵元素。迪士尼改編了角色背景,稱白雪公主的名字是取之於她小時候在暴風雪中倖存。除了主演因膚色、氣質與「白雪公主」的傳統形象迥異,連白馬王子也變成了「盜賊」頭子。難怪許多觀眾直呼「還我童年」。

更令人遺憾的是,影片對七個小矮人角色的處理。為了所謂的「政治正確」,電影製作方放棄了真人演員,轉而使用CG技術製作「神奇生物」。這一決定不僅引發了侏儒演員群體的不滿,更使得這些在原作中充滿個性與溫情的角色變得空洞且陌生。童話故事中的小矮人代表著善良、勤勞和團結,是童話世界生動有趣的體現。

從真愛到「政治正確」

傳統童話中,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是純潔、美好的象徵,「真愛之吻」更是童話世界中最打動人的一環。然而,真人版電影卻大幅弱化了這一核心情節,電影不再強調愛情,而是更突出白雪公主作為獨立女性的成長。主演曾表示「白雪公主不會被王子拯救,她也不期盼真愛,而是希望成為一個『她能夠成為』的領導者。」主演甚至還曾批評原版故事中的王子是「跟蹤狂」,並且在廣泛被質疑之下沒有做出公開道歉。這種現代視角的強行植入,不僅破壞了故事的純真與浪漫,更是對傳統愛情觀的誤解。

童話中的愛情並非要宣揚女性依賴男性(這是現代觀念的誤讀),而是傳遞一種關於愛、信任與相互救贖的普世價值觀。王子和白雪公主的結合象徵著善良與勇氣的回報,是對美好品格的肯定。當這一情節被削弱,故事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美學風格的失落 從浪漫到刻意

原版動畫以其精美的手繪畫面、鮮明的色彩對比和夢幻的森林場景,創造了一個超脫現實的童話世界。這種視覺風格和童話精神的美感相匹配。而真人版電影雖然擁有現代特效技術的支持,卻無法重現那種單純而美好的氛圍。過度追求「現實主義」和「多元化」的結果,反而使得畫面變得複雜而混亂,彷彿失去了童話的原汁原味。

為什麼我們需要童話?

在當今這個複雜多變的時代,或許有人會認為傳統童話太過簡單、太不「政治正確」。但正是這種簡單直白的善惡對立、這種對美與愛的無條件讚美,構成了童話對兒童心靈的獨特滋養。童話教導孩子應當追求什麼樣的價值,即使在困難和逆境中,也要堅守超越時代的道德底線。

真人版《白雪公主》在試圖使故事「現代化」的過程中,反而丟失了這種珍貴的單純與美好。它過度關注當下的政治正確與社會議題,卻忽略了童話故事本身的超時代性與普世性。顯然,真人版《白雪公主》沒有成為一個童話故事的好的傳承者,目前它的票房慘淡或許也與此有關?

在這個日益複雜的世界,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童話的簡單,其實,如孩童般天真的視角、簡單樸素的價值觀,反而有助於我們理解複雜的世界,這和老子說的「復歸於嬰兒」、孟子的「不失其赤子之心」是相通的道理。當我們失去了對傳統價值的尊重,我們也就失去了文學藝術的根脈與靈魂。美麗的童話永不過時,只是需要我們用心去守護與傳遞。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