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日,香港城市線與中銀大廈、長江中心、匯豐銀行主樓、國際金融中心。(圖片來源:Yu Chun Christopher Wong/S3studio/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23日訊】中國去年外資淨流出創歷史新高,中國周三(19日)公布《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港府亦將於下月1日實施《CEPA服務貿易協議》 的第二份修訂協議,分別吸引外資及港商進入大陸市場。有分析認為,「港資港法」及「港資港仲裁」一直存在,形容港府「格外開恩」但作用不大;相對外資享有的優惠,港商恐怕面對最差待遇。香港下月1日將實施《CEPA服務貿易協議》 的第二份修訂協議,周三(19日)港府與中國國家商務部合辦宣講會,向業界介紹開放措施及落實安排。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黃少珠表示,將進一步降低香港企業及專業人士進入大陸服務業市場的門檻,如金融、建築、電信及旅遊業。她指:「新增的『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作為便利香港投資者的措施。另外一個新的措施,是在大部分的服務領域,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必須在香港從事實質性經營3年的年期規定。這不但能讓香港企業更早享受CEPA待遇,更可以吸引世界各地企業和人才立足香港。」
中國商務部、發改委周三(19日)公布《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進一步擴大電信、醫療及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中國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周四(20日)表示,相關20項政策鼓勵外資投資:「我們了解到也是有一些企業受到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開始將一些新增的投資分散到其他國家,總體來看,這種外資是有進有出、有增有減的。」
去年外商流入中國投資為1992年新低
根據中國商務部數字,1月份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人民幣為975.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4%;而1月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共4,229間,下降7.8%。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淨流出高達1,680億美元,創下自1990年有紀錄以來新高。外商對華投資額在2021年觸及3,440億美元的歷史高點後,近年持續下跌。外資撤離同時,中國企業亦迅速將資金遷至海外。去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總額達1,730億美元,外商流入中國的投資僅為45億美元,創1992年以來最低水平。
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跨國資本流動的資本與金融逆差高達1,807億美元,全年逆差更擴大至4,416億美元,較2023年的2,151億美元擴大逾兩倍。《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去年中國FDI較2021年下跌99%,反映外資因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及被指為「間諜行為」的憂慮而加速撤離。
分析:中國一直不遵守國際規矩
財經評論員利世民表示,「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並不是新事:「融資,在當地借錢,好自然用當地的法律框架去調解糾紛,他們(港府) 就說到好像是好大突破、好天荒。其實只不過是因為牆內的世界,一直都不是好正常,不是好遵守國際規矩。現在好像格外開恩,你說能否幫香港?其實一直是這樣做。」
外資在中國營商要面對各種不穩定因素,利世民形容新修訂為「小修小改」,作用不大:「法制上與世界標準仍有一段距離;第二,其實中國大陸本身都面對好嚴重需求不足,導致經濟衰退。有這些改變,是否可以即刻令需求回來?其實是不行。以前外資進入大陸,是覺得有錢賺」。
利世民認為CEPA的新措施亦引發其他問題,將影響港商:「其實變了bypass(繞過)香港本身有的優勢,以前好多香港做中間人的角色,為何會有生存空間,就是因為外邊的世界對牆內沒信心。」
他又指出,中國經濟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將「外內」劃分成兩個世界:「作為一個又不是外面人,又不是自己人的香港,可以是得到最差的待遇也不一定。因為很久很久以前,他們為了吸引外商,反而有很多本地人無的條件與優惠。後來掉轉,你是外邊人,你是好蝕底,好多國家政策會傾向他們自己的企業。」
中國與港府於2003年簽署簡稱CEPA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協議,去年10月共同簽署第二份修訂協議,繼2019年再次修訂。
責任編輯:初新 来源:自由亞洲電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