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江澤民把柄 薄家以為薄熙來必定接班(組圖)

作者:屠龍 發表:2025-02-22 09: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重慶模式
薄熙來十分懷念文革,可以不顧世界各國的譴責和老百姓的死活,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文接:王立軍白活(吹牛)報告讓李鵬印象深刻(組圖)

習近平薄熙來沒矛盾,他們結下樑子完全是因為薄熙來沒能當上「接班人」,自從薄一波抓住了江澤民的把柄,薄家一直認為薄熙來當上接班人是板上釘釘的事,可沒想到習近平不溫不火地出現,卻被指定為接班人,這讓薄熙來十分憤怒。

由於三峽工程的緣故,重慶成了第四個直轄市。江澤民和李鵬所主持的三峽工程是世界最大的爛攤子,不僅花了無數的民脂民膏,毀掉了無數文物古蹟,還給中國留下了無盡的後患。這個工程是如此失敗,以至於建成剪綵的時候,好出風頭的中共領導人們無一到場,李鵬後來在自傳中還竭力把三峽工程的責任推給了江澤民,說是在江的極力推動下,三峽工程才得以實施。

江澤民與薄熙來(右ㄧ)
江澤民與薄熙來(右ㄧ)。(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重慶市長是個燙手的山芋,沒人願意接,重慶成了直轄市,市長卻從來沒有重量級的人物當過,把薄熙來放到這個地方,其實就是讓他坐在了定時炸彈上。三峽遲早出事,那時候薄熙來絕對脫不了干係。

從鄧小平開始,中共的領導人們都盡量表現得「和世界接軌」,薄熙來在大連的時候擺出一副改革派的模樣,彰顯自己的政績,可由於迫害法輪功,讓薄熙來成了人權罪犯,讓他不得不思考自己未來的出路。

他十分懷念文革,那個年代,共黨還在閉關鎖國,中共內部自成體系,可以不顧世界各國的譴責和老百姓的死活,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薄熙來想,如果在那個時候,自己迫害法輪功的罪行就不會影響自己的升遷,還能作為政治資本。如果自己不想仕途到此為止,等著以後被清算,就必須想辦法讓中國回到毛時代。於是「唱紅打黑」的重慶模式開始了。照薄熙來的想法,如果這套行得通,得到中央的首肯,讓全國都照著這樣子來,他就不用顧忌海外的起訴,說不定還能因為表現出色,奪回接班人的位子。

薄熙來這麼一搞,讓同為人權罪犯的江澤民、羅幹、周永康覺得這真是個好辦法,反正這些人出國也是罪犯,不如照老一輩共黨的做法閉關鎖國,大家都別出去,蹲在家裡做土皇帝。於是江澤民和周永康動用了所有的力量來支持「唱紅」。一時間「毛左」們,老紅衛兵們,憤青們十分活躍,烏煙瘴氣鬧遍全國,那架勢讓人覺得文革又來了。

薄熙來深知,光靠唱唱紅歌絕對不足以讓自己的仕途回升,要在中共的內鬥中取勝,必須要有鐵腕。2008年6月,薄熙來從遼寧把自己的老弟王立軍調到了重慶,幫助他排除異己。敢把親爹打的半死的薄熙來和曾把乾爹送進監獄的王立軍走到一起,「打黑」運動開始了。

王立軍、孫政才與薄熙來。
王立軍、孫政才與薄熙來。(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有人說笑話:共黨的官員隔一個槍斃一個,必有漏網的,如果挨著個兒的槍斃,沒有冤枉的。所以無論是「打黑」還是「反腐」,只不過是共黨的內部鬥爭而已。在這樣的運動中,不在於對象「黑不黑」,也不在於他「腐不腐」,而在於他是哪撥的。

文強
文強的死打破了文革後共黨內部鬥爭「給對方留一條命」的底線。(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人道是「同行是冤家」,王立軍一到重慶,首先看著不順眼的就是文強。文強,重慶司法局局長,和王立軍一樣「打黑」「反腐」的業績纍纍。身為同行的王立軍當然知道這些業績是怎麼回事,他尤其厭惡文強的套路包裝和自己如初一折。根據中共的猴山原則,王立軍把老猴王文強給斃了以樹立自己的老大地位。文強是中共歷史上第一個被處以極刑的廳局級幹部。他的死打破了文革後共黨內部鬥爭「給對方留一條命」的底線,讓重慶的官員們人人自危。

王立軍每次打黑,必然要從警察中挑出他不順眼的作為「涉黑人員」進行處理。他整肅重慶的警察,所有處室,各個分局,交巡警支隊以及所轄區縣各分局派出所,從副科到副局的所有領導幹部全部「就地免職,重新競聘上崗」。而且王立軍還學習歐美國家的制度合併了交警,巡警,所有警察上街巡邏,公安局大樓裡原來3000多人坐在那裡喝茶看報,一下子銳減為1000人左右。對王立軍都俯首帖耳,聽話多了。

王立軍這些舉措,不僅讓他搶到了公安部門的老大地位,也給薄熙來立了威。他是薄熙來最好用的政治工具,同時也把自己當作靶子,放到了政治對手面前。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傅龍山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