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13天內11人跳橋自殺 暗示了什麼?(視頻)

發表:2024-05-30 0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5月份,中國太原在 13 天內,就發生11宗跳河事件,已有9人身亡。當局派人守橋仍阻止不了跳橋悲劇。(看中國合成圖)
5月份,中國太原在 13 天內,就發生11宗跳河事件,已有9人身亡。當局派人守橋仍阻止不了跳橋悲劇。(看中國合成圖)

【看中國2024年5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張信燕、李淨瑤採訪報導)近期,中國各地頻傳出跳河自殺的消息。5月,中國太原在 13 天內,就發生11宗跳河事件,已有9人身亡。當局稱,跳橋是「個人原因」。《看中國》就此採訪國際人權協會理事、旅德中國問題專家吳文昕。他認為大量人自殺屬於社會問題,中共總認為自己偉大光榮正確,所以極力否認是社會問題,因為這社會是中共領導的。

中共將社會問題歸咎於個人問題

中國重慶、山西、太原跳河自殺的新聞頻傳。太原有15座跨越汾河大橋,在5月份,當地頻密傳出有人跳橋自殺,13天內發生了11宗,造成9人死亡。5月20日,當局隨後封閉了接連4人跳橋自盡的迎澤大橋。 但在21日和22日,該大橋仍有2人跳橋。當局還派出守橋員,每隔數米便站立一人,阻止再有民眾跨出護欄自殺。

當地政府在媒體上說:「跳橋行為是個人原因」

對於當局的回應,中國網友非常激憤:「這個還分個人行為和集體行為」、「是誰造成個人原因的」、「沒有這骯髒的社會環境所迫哪來的個人行為」……

吳文昕表示,頻繁發生跳橋自殺肯定是社會的問題。一兩個人自殺,那是個人問題,大量人自殺就不是。「我記得去年中國有很多年輕人集體到網紅景點自殺。這完全是社會問題。但共產黨總是認為自己偉大光榮正確,因此它不會承認是社會問題。」

中共為何不承認大規模自殺是社會問題?吳文昕解釋,如果承認是社會問題,這個社會是共產黨領導的,那就是共產黨的問題,那表示共產黨不偉大、不光榮、不正確。

「凡是成功的,共產黨就會承認;壞事、醜事、衰事,它就說是個人問題。其實中國人不能再笨下去,相信它的話。」

他續分析,社會的道德與政策有關,當政府將道德敗壞了,就會發生搶劫、殺人、男盜女娼的事件。「中共將這些社會問題都說成個人問題,說得通嗎?說不通。」中國發生很多慘事、醜事,以前發生毒奶粉事件,中共把矛頭也指向公司的問題。其實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中共,它敗壞中國文化,中國的傳統以及佛家、道家都要人做好人,與世無爭。但中共要的只是聽命於它的「軍隊」或奴隸,於是它有系統的破壞中國傳統文化。所有的民族,他們的道德都是出自於他們的文化,所以說「文化是道德的載體」。

為何選擇跳橋?

吳文昕說,中國有很多受到冤枉的人,他們伸冤上訴還被政府打壓,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感到非常絕望。

「我認識一位從黑龍江來的年輕人,大概35歲左右。他逃難到德國,申請政治庇護。他父親在黑龍江的一間工廠工作,後來工廠倒閉,父親被迫退休下崗。那是國營企業,被迫退休應該得到退休金,但他父親收不到退休金。這位年輕人到工廠幫父親理論伸冤,但工廠否認其父是公司職員。電腦內沒有父親的資料。

年輕人很憤怒,一起和其他人抗議,後來被警察抓了。他後來參加中國的秘密民主運動。一次他和十多人一起聚會討論如何提醒中國人關於六四大屠殺。結果,他們之中有5人後來被警察逮捕。此事嚇得他趕快逃亡到廣州躲藏,最後輾轉來到了德國,申請政治庇護。」吳表示,這只是一個例子,在中國有無數這種例子。

中國近來經濟下滑,很多人失業無收入,在走投無路和絕望下,可能會走上輕生。吳文昕指,這絕對是個社會現象,中共只為了手上的權力,而不考慮百姓的民生。

「自殺有很多種方式,跳橋的人可能要喚醒民眾,才選擇這種方式自殺。就像西藏的喇嘛,他們被中共迫害,會以自焚來結束生命,希望引起人們注意。跳橋也一樣,他們要最後一次喚醒人們,大陸的很多悲劇,罪魁禍首都是中共。」吳文昕說。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