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6月27日在总统大选首场辩论会中表现不佳,纽约时报28日发表社论呼吁拜登放弃竞逐连任。但拜登矢言击败对手川普,全无退选之意。(图片来源:Tasos Katopodis/Tasos Katopodis)
【看中国2024年6月29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综合外媒报导)美国总统拜登与川普之间的首场大陆电视辩论会引爆西方主流媒体对拜登的担忧。美国精英媒体“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28日发表社论呼吁拜登放弃竞逐连任,但拜登在次日的活动中矢言将打败川普,自己不会退选。
拜登坦承选举辩论表现差 矢言参选到底
美国总统拜登6月28日在美国大选首轮电视辩论会后现身一场造势活动表示,尽管他在与川普的辩论中表现差劲,引发民主党人恐慌,但他打算参选到底,全无退选之意。
综合路透社与法新社298日报导,81岁的拜登今天在造势活动上激昂地说:“说句明白话,我知道我不年轻了。”一般认为昨晚辩论对拜登而言是一次挫败。
他说:“我不像以前那样步履轻快,不像以前那样说话流畅,不像以前那样能言善辩…如不是由衷深信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就不会再次参选。事关重大。参与集会的群众此时高呼“再做4年”。
“纽约时报”报导称,昨夜拜登在与前总统川普辩论时予人踌躇、茫然、老态龙钟之感,吓坏民主党人。然而仅隔14小时,他在北卡罗来纳州罗里(Raleigh)的造势活动上,却表现得活力及自信,信手捻来痛批川普,现场欢呼连连,仿佛是另一个人。
纽时指出,在造势场合的“拜登二号”有意表明,这位在政坛打滚50年的81岁老将依然能慷慨激昂鼓动人心,并条理清晰阐明政策及抨击对手,然在这大约20分钟谈话里,拜登是在读稿机和热情群众助威下所达成。
反观昨天辩论表现失常的“拜登一号”,辩论前于大卫营闭关一个多星期,在休息充足且幕僚围着他备战下,却难在90分钟内不得笔记、没有读稿机和观众的辩论里被川普比下。
纽时直言,拜登若想在11月胜选,唯一方法就是确保每天出现的都是“拜登二号”。
两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竞选团队今天下午召开一场“全体动员”会议,向工作人员保证拜登不会退选。
川普也称,他不认为拜登会退出2024年总统大选。川普在维吉尼亚竞选造势活动中表示:“经昨晚辩论后,许多人说拜登将退出选举。但事实上,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因为他在民调中表现比他们谈论的任何民主党人都要好。”
纽时社论吁拜登退选:再次参选是鲁莽赌博
拜登27日晚辩论表现欠佳,再掀民主党应否换将话题。综合法新社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导,纽约时报的社论写着,“(拜登)总统周四晚上以一位伟大公仆的疲惫身影出席(辩论会),他难以解释自己将在第二任期实现什么目标。他难以回应来自川普的挑衅。他难以要求川普对他的谎言、失败,以及令人悚然的计划负责。他不只一次难以把整句话说完。”
“纽约时报”社论指出,拜登昨天与川普之间的辩论,证明这位81岁的老人“未能通过给自己的考验”。
“(民主党)没有理由冒着国家稳定和安全风险,强迫选民在川普先生与拜登先生的缺陷之间作出选择。美国人民目睹了拜登先生的年岁与虚弱,单纯希望他们视而不见或是予以忽略,这个赌注委实过于巨大。”
纽约时报社论甚至表明,拜登决心再次参选是一场“鲁莽的赌博”,“拜登先生现在能提供的最大公共服务,就是宣布他将不再继续竞选连任”。
纽时社论还说,如果仍要在拜登和前总统川普之间作出选择,他们仍会支持拜登,拜登还是“毫无疑问的选项”。但有些民主党领袖作为川普的对手,将是“令人信服且充满活力”的替代者。
纽时分析指出,理论上虽可阵前换将,然而实务上却极其困难且似无先例,除非初选胜出者主动退选。
拜登已在民主党初选脱颖而出,于3937位党代表里赢得3894人支持,按党内规定除非当事人退选,党代表有义务要在提名大会投票给初选时支持对象。8月民主党的提名大会上,拜登只要获过半1969位党代表的票就能正式取得提名,若党代表们在拜登没退选而大量跑票,将让民主党面临难以收拾的局面。
川普表现更加克制、更有修养
根据拜登(Joe Biden)的竞选团队说法,他经医生诊断确认感冒。现年81岁的拜登在台上说话多次结巴、声音沙哑,更错失重要时机以强力和条理分明的论述反击川普(Donald Trump)。
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政治科学教授萨巴托(Larry Sabato)告诉法新社:“这完全是一场灾难。”
比起拜登,川普可能更令观众跌破眼镜。他虽如往常发表强势的政治言论,但却表现出更加克制、更有修养的一面。
例如拜登在辩论中指责川普于2021年初“怂恿”支持者闯入国会山庄时,川普基本上保持沉默、低头或摇头。
在辩论进入尾声时,川普对一个关键提问给出意有所指的答复,令人对选后可能情况感到担忧。
主持人3度询问川普是否会接受总统大选投票结果,川普最后终于正面回答说:“如果这是一场公平、合法且没问题的选举,(我)绝对(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