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四不”是经济得不到改善的原因?(图)

发表:2024-06-05 09: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习近平
习近平(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6月5日讯】中国经济表现非常糟糕。疫情后的反弹远小于并且时间更短于中国政府的预期。尽管官方2023年录得了一个5.2%的较为可观但有所下降的增长率,实际上可能要慢得多,一些分析师估计增长率不超过1-2%。2024年前几个月的一些指标显示出适度的改善,但经济仍显得步履蹒跚,现在增长高度依赖出口。

经济放缓伴随着国内外对中国前景信心的崩溃。定量数据非常严峻,显示出在2022年春季上海封锁之后消费者和生产者信心的骤降。2022年底零新冠政策结束时,消费者前景短暂改善,但此后一直徘徊在历史低点。各种国内商业指数显示最近有所回升,但数字仍远低于历史高点。

这些数据可能低估了中国人对国家现状和未来的担忧的深度和广度——这是我在今年春天的长期研究旅行中亲自听到的。

经济困境——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崩溃——是首要问题,但我听到了对新冠清零政策和混乱退出的惊人直率的抱怨,对私人科技公司长时间打压的批评,对意识形态的高度关注的不满,对技术自力更生的不现实追求,以及对与西方日益紧张的关系的担忧。这些恐惧转化为疲弱的消费者需求、受限的商业投资以及将财富和家庭转移到国外的努力。

一个问题不断出现:为什么领导层没有采取更多措施来提振经济并恢复信心?而在谈到领导层时,许多人实际上隐含地指的是一个人,习近平。任期限制的取消、治理重心向他控制下的中共中央机构转移,以及官方媒体对他的高度关注,让中国民众(以及世界其他地方)认为他完全掌控大局。

北京并没有无所作为;它扩大了信贷,提出了多点计划以安抚私营部门和外国商界,减少了购买第二套房的限制,并降低了战狼外交的调门。但我遇到的许多人并不满意,认为这些措施仍然是太少、太晚。

关于为什么习近平和其他高级领导人没有采取不同的方法,有四种常见的看法,我们可以用中国政治风格称之为“四不”。

第一种看法是:“他不知道。”有些人推测习近平被干部蒙在鼓里,不愿告诉他坏消息,害怕习近平会迁怒于告诉他的人。因此,这种思路认为,他们只向他提供经过筛选的、积极的报告。

一位消息人士说,他们听说中南海的基层官员告诉外部研究人员只提交积极的报告。另一个人说,控制文书流向习近平的高级官员与安全和宣传机构结盟,因此他的阅读材料反映了他们的偏见。但我交谈过的其他人强烈反对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不知情的说法。一位向党和国家提交研究的专家说,他们被告知要提供未经修饰的分析,因为领导层希望收到有争议的观点。

第二种观点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这种观点认为习近平和其他高级领导人知情,但他们面临的是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房地产危机、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生育率下降、不平等加剧、香港的不满情绪、与西方及大多数邻国的紧张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不简单。

此外,领导层现在由“B队”组成,包括许多缺乏中央政府经验的人,政策制定变得如此集中在中共内部,以至于跨部门和北京与地方之间的协调变得更加困难。

多位知情人士表示,他们听说在某些问题上,领导层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推迟了决策和新政策的出台。例如,据说领导层在2023年夏天确定股市疲软是个问题,但直到2024年初才出台新措施,当时更换了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负责人。更具挑战性的是找到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恶化其他问题的方法,或制定出平衡的方法。

解决房地产危机及经济失衡问题可能是典型的例子,因为显然很难找到一条有效平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房主、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部门利益的政策路径。同样,据称第三次全会从2024年1月推迟到夏季也是因为缺乏共识。

一些消息人士强调高官素质下降的现象,负面比较现任总理李强与其前任李克强(李克强于去年秋天突然去世)。负责经济的副总理何立峰被认为不如其前任刘鹤。

第三种观点是:“他不在乎。”这种观点认为习近平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中共的垄断权力和他个人的政治统治。尽管媒体显示他访问工厂并举行讨论会,关注各种经济挑战,但他自己的日程可能主要集中在管理安全和政治事务上,而不是经济。

这是中国受访者中最不受欢迎的选择,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却深信不疑。他们的核心印象是,习近平似乎愿意为民族主义和中共统治牺牲经济。此外,习近平并不孤单;有一位表示,习近平被选为胡锦涛的继任者是因为“不是戈尔巴乔夫”,而不是为了促进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年龄较大(60岁以上);他们指出习近平和毛泽东的个性相似之处以及两个时期在意识形态纯洁和阶级斗争上的共同强调,这导致了显著的社会和精英紧张。

最后一种答案是:“他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问题不在于习近平信息不足、犹豫不决和无能,或缺乏兴趣,而是他和他的助手不同意当前政策路线不正确且不足以应对挑战。实际上,他们可能认为,由于失去了可靠的西方技术、市场和金融的访问,中国别无选择,只能优先发展国内技术,并尽可能多地控制全球供应链。

更重要的是,中国领导人可以指出一些证据证明他们的计划正在奏效——在电动汽车和电池领域的主导地位,全球最长的高铁系统,C919单通道商用喷气机,一系列广受欢迎的互联网平台,北斗卫星系统等。

大多数信息提供者选择了最后一种选项。他们认为习近平对控制先进技术在中国经济和战略需求中的核心地位有强烈看法,并且正在强力实施这一愿景。因此,从房地产投资向先进制造业的转移以及对新兴技术的密集党和国家支持,既可以推动增长,也可以加强国家安全。在他人眼中是无知、无能或不感兴趣的,他们则看到了目标明确和决断力。

然而,“他不同意”的倡导者分为两派。多数选择这一选项的人认为,中国领导层在采取明显的国家主义方向、大规模工业政策和过度依赖控制未来技术上犯了战略错误。从这个角度看,远离自由化和对家庭及消费关注不足意味着生产率降低、债务增加、增长放缓,并且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紧张关系加剧。

持相反意见的那些人则同意中国领导层的方法,认为批评者是本能上反对积极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者,并不公平地忽视了重大的技术进步迹象。不出所料,这后一派中有些人——虽然不是全部——是在政府研究机构工作。

这些信念很重要。如果前两个选项之一——“他不知道”或“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准确的,那么当前的路径是无意的错误,只需提供更好的信息和更有效的计划来解决国家的经济问题就可以带来改变。外界如何看待这一点也决定了如何在其他问题上处理中国。它支持一些华盛顿官员的观点,即让拜登总统与习近平进行直接对话,以确保他准确了解美国对乌克兰和台湾等问题的外交政策。

但如果习近平和其他高层领导人不关心经济或不同意批评,那么当前的轨迹是有意计划的结果,新数据和政策报告中的替代策略不会带来多大变化。

这将带来两种结果。第一个是重大的经济危机,这将引发政治清算:当前的领导层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变方向,或者其他精英派系可能形成并取代现任团队,或者最不可能的,公众可能起来抗议并试图推翻中共。虽然外界可能看不到更多的暗流,但这些情景在短期至中期内似乎都不太可能。

第二个变化来源是中国领导层面临一个更加友好的国际环境,其中美国和更广泛的西方提供可信的保证,恢复作为可靠的技术、市场和金融供应商;无条件承认中共的威权制度的合法性;并接受北京对南海和台湾的主权要求。但这种转变发生的可能性比任何国内驱动的情景更小。

西方不太可能变得更加迁就的一个原因是,外国商业高管和官员在中国内外调查时通常选择了“他不同意”。从海外董事会和首都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显然完全掌控政治,并决心推进这一战略,任何调整只是为了最小限度地安抚国内外批评者。因此,他们认为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立场。

尽管这远非科学调查,但这项非正式调查表明,中国社会的部分群体与领导层以及北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分歧在加剧。这意味着大胆的新行动机会很小——但领导层与国内外对立观点之间的矛盾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多的紧张和冲突。

(本文作者Scott Kennedy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商业与经济学领域的高级顾问)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