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沙僧与孙悟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讲到,唐僧师徒经历了一路的千难万险,可谓是“挑禅远步三千水,飞锡长行万里崖”,终于来到了西方佛地,得以“功成行满见真如”。灵山脚下玉真观的金顶大仙已在此等候取经人足足十四年了,遂“携着唐僧手,接引旃坛上法门”,指引唐僧师徒走上灵山登云道,去往灵鹫高峰佛祖圣境。来到仙凡之隔的凌云渡之后,发现那独木桥又细又滑走不得。幸有南无宝幢光王佛撑着无底的船儿来接引,“无底船儿难过海,今来古往渡群生。”从此脱去凡胎,过了凌云仙渡。由此可以看出,若无人接引,便不会知晓从凡界进入佛国世界的路径。
唐僧师徒拿到“无字真经”
待唐僧上得灵山,进入雷音寺,来到大雄宝殿前向如来佛祖拜求真经,如来吩咐阿傩、伽叶,将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阿傩、伽叶引唐僧来到珍楼宝阁,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最后将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捆了两担,八戒与沙僧挑着,叩谢了如来,下山奔路去了。
宝阁上的燃灯古佛,知是阿傩、伽叶将无字之经传去,“却自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便教白雄尊者驾狂风前往将经包捽碎,抛落尘埃。唐僧看过散落的经卷,方知是无字之经,便返回去禀过佛祖换经,没成想如来却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奈何二尊者仍要人事,唐僧将唐王亲赐紫金钵盂奉上,只求“以有字真经赐下”。于是从“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唐僧谢恩领经而去。随着八大金刚,飘飘荡荡驾云向东土而去。
阿傩两次索要“人事”,而且如来佛祖知道后并未说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这是帮助唐僧放下最后的人心。唐僧还是把这个唐王亲赐的紫金钵盂看的重了。到了脱去凡胎、出世间的层次,如何还能有将这个凡界的御赐当成“人事”的凡心之念呢?
“无字真经”与“有字真经”之别
“无字”与“有字”,哪一种才是真经?长久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何为经?只有佛陀传的法才可成为经。修炼中的人留下的东西都不能作为经。“无字”与“有字”都可以是真经,只是其内涵在不同层次中的展现方式。在世间常人层面的展现就是在“有字”的经卷,而在更高层次中的显现就不是世间的这种字了,只有达到那个境界才能看的到。所以,在常人层面就看不到高层次的真经中的字和内涵,所看到的也就是无字之经了。
为什么如来佛祖却说东土众生愚迷不悟,传无字真经是好的呢?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本就是个反理主导的五毒乱世,真经不可轻易传世,而无字真经只给达到那个境界的有缘人展现,并未显现于世间。既然唐王有礼佛取经之愿,所以随缘传了有字的经卷。但是,说到这有字之经,其实并非都是真经,又埋下了后面通天河的第八十一难。
通天河晒经石的寓示
《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是这样描述的:观音菩萨说道:“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于是安排“将他四众,连马与经,坠落下地。”恰好落在通天河西岸,遇到当年驮他们过河的那个老鼋将他们和马驮渡河东。只因唐僧忘了当年老鼋托问如来之事,老鼋“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只是经包、衣服、鞍辔俱湿了。”于是,“移经于高崖上,开包晒晾,”“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这里所说的“本行经”指的便是《佛本行经》,即唐僧从灵山取得的那《佛本行经》一百一十六卷。
熟悉佛教历史的都会知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并未留下经书,佛教的经书都是在释迦牟尼佛离开五百年后,才由后人回忆整理出来的。而且还将某些完全由后人编写的内容也列为了经书,其中就包括这部《佛本行经》,又称《佛所行赞》,被确认是古印度马鸣所著。书中以诗体叙述佛陀行迹,记载佛陀前生的生活至觉悟之时的完整故事。被晒经石沾破,是否也是某种劫数和寓示呢?非是佛陀所讲的皆不可当作经;也不教世间流传全部真经。因为如来佛祖教阿傩、伽叶只“每部中各检几卷”,显然并未将全部真经传与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