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遭到外界质疑。(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1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自从中国官方发布的2023年度经济数据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就遭到外界质疑,研究指真实情况仅增1.5%。
中国2023年度GDP增5.2%还是1.5%?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2023年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582亿元(人民币,下同),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
不过,中国的经济数据历来存在水分,这得到官方和官媒的证实,包括中国前总理李克强也不信任中国经济数据。
李克强的名字曾被命名一项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克强指数”,该概念最早由英国政经杂志《经济学人》于2010年提出。包括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组成,比重分别占40%、25%及35%。源于李克强在2007年任职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时,认为当地经济状况的数据有人为修改痕迹,李克强告诉来访的美国驻华大使,他更喜欢通过三个指标来追踪经济动向: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已放贷款量,以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而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数字是人造的不可靠,仅供参考。
并且,2023年度的经济数据引发外界广泛质疑。专家一致同意的是,中国去年经济一定比前一年(2022年)防疫封锁期成长,但对于真实的数字则有不同推测。
其中意见最分歧的就是中国官方公布的投资数据,显示制造业和政府基础设施支出超越来自房地产的拖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固定资产投资(Fixed asset investment,FAI)金额为50.3万亿元,比前一年增长3.0%。
据彭博社报道,潘西恩宏观经济咨询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研究发现,中国官方最新FAI数据显示,前一年的FAI投资金额比当时公布数字大幅减少7万亿元,降幅为17%。该经济咨询公司的科学家将此数据的调整形容为“令人震惊”。
香港科技大学专研中国统计数据的经济学教授霍兹(Carsten Holz)说,FAI的数据大幅调整,“显示这些数字很有问题”。霍兹还说,荣鼎集团提出的中国经济成长仅1.5%“看似真实”。
霍兹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地位“日益政治化”,让统计局官员感受到压力“必须改变统计方法或是彻底捏造数据,好得到(上级)想要的数字”。
美国智库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中国研究总监莱特(Logan Wright)指出,中国去年的总投资金额应为持平状态,代表GDP数据“明显夸大”。莱特认为,中国真实的2023年经济成长数字应该只有1.5%左右。
报道指出,外界近年越来越质疑中国官方公布的投资数据真实性,因为统计方法经常改变且最新的数据也显示有做出重大调整。
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19日报道,荣鼎集团中国研究总监莱特接受采访时说,“过去10年里,有很多理由怀疑中国的官方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
《华尔街日报》上个月发布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联合创始人荣大聂的文章: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独立统计,截至第三季度消费增长5%,但GDP的其它组成部分:政府支出、净出口和商业投资仍为持平或负增长。综合来看,中国2023年GDP增长可能为0%-2.5%,具体取决于假设中2023年中国房地产投资的负增长程度。
中国经济未复苏 债务、通缩等问题为隐忧
《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文章指出,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在放缓。高额债务、削弱信心的房地产危机以及不断萎缩和老龄化的劳动力人口都在拖累经济产出。
西方经济学家预测中国今年的增长率将在4.5%或更低,这反映的并非周期性下行,而是一场可能持续多年的缓慢衰落,经济学家称之为长期停滞。物价正在逐渐下跌至中国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种通货紧缩现象可能令负债累累的家庭和企业陷入破产境地。
“长期停滞——基本就是长期储蓄过剩导致的增长缓慢、通货紧缩、资产泡沫和金融压力——已从西半球转移到了中国,”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上周在上海接受采访时表示。
沉重的债务以及随之而来的高额利息限制了中国扭转困局的空间。自财政危机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应对经济疲软而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对新建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支持,并向重点扶持行业的制造商提供更多贷款。这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导致债务不断上升,特别是地方债务。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中国当局已经变得不那么愿意通过借贷和基础设施支出来刺激经济,“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看到的增速放缓有一定的必然性。”
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最大担忧与过去一样:如果房地产崩盘会怎样?现房价格已经比2021年夏季的最高点低了约五分之一,而这是在市场上还有买家的情况下。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的成交额和成交量已经出现下滑。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下降尚未结束,“房价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家庭信心也可能受到更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