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放弃在中国注册设立一家全资控股的本地银行计划。(图片来源:FABRICE COFFRINI/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5月31日讯】(看中国记者文琮东编译/综合报导)英国媒体披露,为了避免引发潜在的监管冲突,因爆发危机而被瑞银集团(UBS Group AG)收购合并的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AG,简称:瑞信)放弃在中国注册设立一家全资控股的本地银行计划。
路透社引述熟悉内情的匿名消息人士披露,多年来,瑞信一直计划在中国设立一家全资拥有的本地银行,因为在当地注册成立的银行允许设立分行吸引存款和扩大其在岸财富管理业务,从而提高瑞信在中国的影响力。
消息人士称,瑞信放弃在中国设立本地注册银行的计划,除了避免因与瑞银合并而引起的潜在监管冲突外,另一原因是瑞银已在中国拥有一家当地注册银行。在中国,一家金融实体只能申请并获得一份这种银行牌照。
目前尚不清楚监管机构是否已获悉瑞信的上述决定,其中一名消息人士透露,瑞信已将放弃全资中国银行计划的消息告知银行当地员工。
对此,瑞信和瑞银都拒绝置评。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没有立即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
中国是瑞银与瑞信整合最棘手的市场之一
综合欧美媒体报导,资产规模是瑞信2倍的瑞银同意以30亿瑞士法郎(约合33亿美元)价格收购其同城竞争对手股票,并在3月份承担高达50亿瑞士法郎的亏损。随着瑞银与瑞信完成交易的时间越来越近,瑞银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埃尔莫蒂(Sergio Ermotti)5月初表示,该银行正在努力在5月底或6月初完成与瑞信的合并。
然而,中国可能是这2家瑞士银行整合本地业务最棘手的市场之一,他们的银行业务重叠,涵盖投资银行、财富和基金管理等领域。
路透社引述2位知情人士与第3名消息人士披露,瑞银与瑞信在中国的证券合资公司的未来前景也不确定,瑞士信贷持有51%股份的证券合资公司可能会被搁置,以此避免违反中国金融牌照所有权的规定。
第3名消息人士透露,瑞信正在努力挽留在中国合资公司工作的银行高管。
中国证监会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根据年报,截至2022年年底,瑞信在中国合资公司拥有234名员工,2022年净亏损为2.54亿元人民币(约合3587万美元),主要原因是佣金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减少。
根据北京当局的规定,一家外国金融公司在中国只能拥有一家持有多数股权的证券公司。瑞银目前与一北京国有公司共同经营一家持股67%的证券合资公司。
瑞信危机
综合《华尔街日报》、彭博社、《纽约时报》和英国《金融时报》等欧美媒体报导,2022年10月3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记者戴维·泰勒(David Taylor))在推特发布了有关某大型投资银行濒临倒闭的消息。但随即秒删这条推文,此举引发关注,市场普遍推测这则消息中的投资银行是瑞士信贷或德意志银行。
与此同时,瑞信也遭遇多起负面事件的冲击,包括Greensill Capital宣告破产、Archegos爆仓等事件,导致该公司股价从2021年2月14.90美元跌至2022年9月30日收盘时3.92美元,瑞信信用违约互换指数也在2022年9月底飙升,达到了2008年雷曼危机的水平。虽然瑞信高层一再辟谣,并推出瑞士信贷的转型计划,但其股价在10月初仍在震荡下跌。
今年2月,瑞信宣称过去2年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问题,原因在于内部控制未能起效。原本在3月9日发布的2022年财报,延期至3月14日发布后,3月15日瑞信股价下跌13.94%,盘中最低重挫26%。
3月15日,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主席表示不会向瑞信提供更多援助。同日,瑞士国家银行宣布,如有必要瑞士国家银行(Swiss National Bank)将向瑞信提供流动性支持。3月16日,瑞士国家银行同意向瑞信提供500亿瑞士法郎的贷款。3月18日,瑞士金融监管部门又推动瑞银集团全面或部分收购瑞信。3月19日,瑞银集团宣布以32.5亿美元收购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