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淮南子》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图片来源:看中国制作)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文献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淮南子》于20世纪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译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节译本,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为读者介绍《淮南子》中《人间》篇的部分内容。
[原文]有功者,人臣之所务也;有罪者,人臣之所辟也。或有功而见疑,或有罪而益信,何也?则有功者离恩义,有罪者不敢失仁心也。
[大意]建功立业、努力获得功名,这是每个做臣子的人所追求的目标。犯罪受罚、有罪责的事情,又是每个做臣子的人所要避免的后果。但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有了功劳却引起别人的猜疑,有了罪过却反而受人信任。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便是为了追逐功名,有时人就不顾情义了、背离了恩义。这样的人即使立了大功,反而会失去诚信和信任。而有的人在做有罪责的事情时,却不敢失去仁慈之心,这样的人反而受到了重用。
《人间》篇接着讲了乐羊与秦西巴的故事。
魏国将领乐羊率部队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被中山人抓起来扣押在城内。中山人将他的儿子绑着吊在城头上给乐羊看。乐羊看了后说:“为了君臣的情义,效忠君王,尽我做臣的职责,我不能为了儿子而有私情。”于是他所指挥的部队攻城越发猛烈。中山城里的人就将他的儿子烹煮了,还派人送给乐羊一鼎肉羹和他儿子的头颅。
乐羊抚摸着头颅,哭泣着说:“这是我的儿啊!”说完他命令中山国的使者跪下,自己喝下一杯肉羹。使者回去报告了情况并说:“乐羊是个不惜为节义献身的人,对他真的没有办法。”于是中山国只得向魏国投降。乐羊在这次战争中为魏文侯开拓了大片的土地,并因此立了大功。
魏文侯对诸师赞说:“乐羊因为我的原因竟吃自己儿子的肉!”诸师赞回答:“他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从此以后,魏文侯一天天地不信任乐羊。
孟孙打猎,得到了一头小鹿,于是让手下人秦西巴拿回家去烹煮。母鹿紧随着秦西巴哀啼不止,秦西巴不忍心伤害幼鹿,于是就放掉幼鹿还给母鹿。孟孙回到家后追问幼鹿的去向,秦西巴只得回答:“这幼鹿的母亲在我身后不停地哀啼,我实在不忍心,于是自作主张放掉了幼鹿还给母鹿。”孟孙听后大怒,一气之下就赶走了秦西巴。
过了一年,孟孙又将秦西巴召回来担任他儿子的老师。孟孙身边的人就问:“秦西巴得罪过你,为什么现在又用他来做你儿子的老师?”孟孙回答说:“他连一头幼鹿都不忍心加以伤害,更何况对人呢?”
所以说:“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而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
奸诈不如质朴,多行不义必自毙,真是仁者无敌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