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出“梦周公”的人,居然就是“至圣先师”孔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除了“爬枕头山”,许多人往往将想睡觉或是打瞌睡,称为“梦周公”或是“去见周公”。不过,你在使用这类的词汇时,是否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将睡觉称为“梦周公”,而不是“梦孔子”、“梦老子”、“梦孟子”、“梦墨子”,或是梦其他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呢?其实,这其中是有典故的,而且首次讲出“梦周公”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甚至是对世界造成了莫大影响,属于超级大咖的大名人。相信,许多人猜着猜着,就能得到答案。他就是“至圣先师”孔子。
“梦周公”一词,最初是源自于《论语・述而》中的记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道∶“我衰老得十分严重,我也很久都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孔子一发话后,人们遂开始将“周公”与“梦”直接联系起来。孔子所说的“吾不复梦见周公”一句,后人多以“周公”来形容人进入梦乡。不过,“梦周公”一句,可以用来表达对于西周社会的向往,以及传递对周公的敬仰之情。换言之,就是在对先贤表达了缅怀之意,只是现在大多被用来形容作梦、睡觉等。总而言之,所谓的“梦周公”,是真的和“梦”、“做梦”有着密切关系的,绝非凭空产生。
此外,“梦周公”又可称为“梦周”,像晋朝刘琨《重赠卢谌》说道:“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不过,这位周公又是怎样一号人物呢?为什么会被孔子视为儒家精神的典范,须终身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又为什么周公令孔子极为心心念念,在尊重与推崇之余,还“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连作梦都想要梦着他?其实,这位周公正是受到世人赞扬、本性孝顺仁厚又多才多艺的周文王之子。
孔子除了推崇周公之德,亦赞同其拥有举世之才,故曾言:“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即使拥有周公一样的美好才能,但如果他因此而骄傲、吝啬,其他方面就不值得一看了。”
“之才之美”中的“才”是指:才艺;“美”是指:办事美好,不出差错,跟“恶”是相对的。孔子提及的“之才之美”,是偏重才艺能力的,并未特意提及周公的美德,也就是孔子没有提及他自己最重视的道德层面。我们由此可知,周公之才,同样是获得孔子认可的。
周公,姓姬名旦,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周公曾经辅助武王灭商,封于鲁。周公在周武王驾崩之后,辅佐成王来治理国家。周公后来东征,并平定管蔡之乱,接着又一举消灭了投入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至此往后,奠定了东南稳固之基。周公后来又制礼作乐,创立许多影响后世巨大的典章制度,国家因而平稳安定。周公对周王朝的建立及巩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贡献显著。
就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周公的许多事迹,都能作为今人加以效仿的榜样。当然,目前最让人不时提及的,仍是“梦周公”一词,而民众还会以“找周公”来形容打瞌睡或睡觉。在台湾的民众还曾以“周公online”或“周公线上”等说法,来替代“梦周公”一说,让这一俗话随之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