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论坛】食疗胜于药疗 预防胜于治疗(图)

作者:云中君 发表:2023-01-24 06:00
手机版 正体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每一个中国人都受益过中医中药的滋养与恩泽。中医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习惯中
每一个中国人都受益过中医中药的滋养与恩泽,中医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习惯中。(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中国历史上,中医3000年来让人少生病,谁都看得起病,治得起病。历史上从来没有大医院,也没有数量巨大的医院以及那么多的病人患者。中医预防深入人心,大众都会做预防,疾病自己就能调理。历史上老百姓自己用吃来调理很少生病,吃不好的病才去就医。

中医是接地气自然医学,它不是单纯的医学科学。它主张人和自然的协调,提倡“治未病”于保健,把预防和调养看作人体健康的本源。这在质的规定性方面大大超越了单纯医学科学的局限,上升到人类生命科学的宏观层面。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把食养、食疗、针灸、推拿、导引、拔罐、刮痧、吐纳、气功操、五禽戏、太极拳等作为维持生命活力兼治疗疾病的寻常手段。将五谷、蔬菜、水果、三牲、三鸟、飞禽、走兽、茶酒、香料等做成五花八门的“偏方”或制成丰富多彩的药膳,坚持“药食同源”,有病没病都要经常服用。“食养”一直是中医遵循的重要原则,俗话说“三分治病七分养”。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过去是老百姓的一种生活习俗;一种世代传承的宗教式哲学信仰;每一个中国人都受益过中医中药的滋养与恩泽。中医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习惯中,所以我们过去患病率低,医院少,更是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排长龙!

所以忽视中医食疗,很荒唐很可笑。当然,中医也有它不完美的地方,中医理论晦涩难懂,中医是道,悟性高的人不多。中医流派百花齐放,其中也不乏有滥竽充数、招摇撞骗的江湖游医。也是这些人,让中医背了黑锅。

在西医抗生素越来越不灵验,副作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科研人员投入到中医中药的研究队伍中。但他们在没有体会东方智慧之前,西方人用中药有效成分的思路研究中医药,这种思维还是带着西医特色,而且会使得效果一落千丈。

中医多数方子根本无法杀灭任何细菌病毒,而是通过营养来消灭细菌病毒,充足营养提高免疫力,完全可以吞噬细菌病毒。当国人渐渐意识到中医的宝贵时,但中医中药的人才脱节,代表它还有一段路还需要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这是中医对传统膳食结构的精辟论述。

依据天然食物的健康功能,用蔬菜、谷物、豆类、肉类等各种食物补充和调节机体营养平衡。中药有四气五味及归经之说,食物同药物一样,也有寒、热、温、凉四性,辛、甘、酸、苦、咸以及归经之说。

熟知食物的食性、五味和归经,加以指导食疗,对防病治病和保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退党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