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御制画珐琅嵌珍珠表。
几百年前,欧洲人成了钟表的创始人,他们凭借这种奇异的机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601年,也就是明朝万历第二十九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成为第一个进入紫禁城的西方人。在利玛窦的四十多件贡品中,最让万历帝感兴趣的就是大小两座自鸣钟。
清代御制画珐琅嵌珍珠表。
钟表传入中国后不久,中国人也开始尝试制造。清宫制作钟表大约始于顺治时期。18世纪初,大量由英国制造的机械动力定时器输入中国。中国的机械制钟业在清代康熙年间发达起来。康熙曾多次传谕广东地方官员,招募有特殊技艺的西洋人到宫中服务,其中许多是精通钟表制造者。不但如此,广东地方官员还把广东当地善做珐琅、钟表的艺人也送到宫中,从而保证了宫中钟表制作的高水平,当时康熙讲过,“近来大内(宫廷内)做的比西洋钟表强远了。”雍正和乾隆时期,社会稳定、国库充裕,这一时期清宫的钟表制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达,产量之丰、制作之精,足以和当时欧洲钟表中的精品相媲美。
负责清宫钟表制作工作的机构是下设在养心殿造办处的做钟处。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皇太后七旬庆典时,康熙帝专门进献了一架“万仙庆寿自鸣钟”,是由自鸣钟处下属的作坊制造的。做钟处后脱胎于那时的自鸣钟处,至乾隆时期做钟处成为专门机构并达到鼎盛,当时在做钟处工作的从业人员有一百多人,所制作的钟表数量、质量都是其它朝代无法企及的。尽管嘉庆以后钟表制作越来越少,但这一机构一直作为宫中十分重要的工艺制作延续下来,直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出宫,做钟处的使命才宣告结束。
清代御制画珐琅嵌珍珠表。(以上图片来源皆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做钟处的人员主要有外国传教士、外募匠役和做钟太监。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遵皇帝旨意制造各种计时器以满足宫中之需要,一般先由皇帝提出基本意向和具体要求,或由内务府大臣依据成例奏请,工匠再据此进行设计,批准后照样制作。做钟处所做的御制钟种类很多,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御制钟大都是乾隆时期制造的,多以木结构为主体,所用木料主要是珍贵的紫檀木。有的好像是宫殿建筑的缩微,钟盘也很有特色,多有“乾隆年制”款。清宫做钟处的御制钟在工艺和技术上足以与当时西洋的钟表相媲美,而且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独到之处,它是以传教士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皇帝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清宫融合后结出的。
御制钟不但受到皇帝的喜爱,同时也为后妃所热衷的陈设品,因此赏赐后妃钟表是常有的事。清代后妃生前拥有的钟表数量相当可观,如:乾隆帝的一个妃子就有钟三架、大小表十个、冠架表一个;嘉庆皇帝的一个贵妃拥有钟九架,戒指表一个,表二十七个。
中国御制钟是人类钟表史上巅峰时期的辉煌之作,尤其熟练掌握制钟技术的西洋传教士东来后,使中国制作的钟表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与西方并驾齐驱。中国御制钟大多设计独特、造型别致、制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往往集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钟表自传入中国始就成为东西方之间相互了解的媒介,它已经不单单是实用的计时工具,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使者,其光彩夺目的表象背后隐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是中国御制钟真正的价值之所在。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