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图)
瑞典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片来源:MIGUEL RIOPA/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10月3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综合报导)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17点31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由瑞典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42.8万元)。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1955年4月20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著名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权威。帕博通过他的开创性研究,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对当今人类已经灭绝的亲戚——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他还发现了一种以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重要的是,Pääbo还发现,在大约7万年前人类离开非洲后,基因从这些现已灭绝的古人类转移到了智人身上。这种古老的基因流向今天的人类在生理上有关联,例如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
帕博的开创性研究产生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通过揭示所有现存人类与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他的发现为探索是什么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提供了基础。
基因是建构生物的密码,不论古今都不例外。帕博的研究为不可能创造了可能,他的团队成功在已灭绝,旧石器时代的尼安德特人的标本中套取了线粒体 DNA并成功排序,开创了“古遗传学”。
在一个4万年前的骨头中抽取DNA,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成功了。
按照惯例,诺贝尔奖得主名单会在每年10月上旬公布,随后在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办颁奖晚宴。由于疫情,2020年至2021年未举办授奖仪式,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补办。因此,2020和2021年诺贝尔奖得主将与2022年最新一届得主共同参加12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仪式和晚宴。
值得一提,帕博的父亲伯格斯特龙(Sune Bergström)同样是诺贝尔的获奖者。伯格斯特龙与另外两名科学家萨米尔松(Bengt I. Samuelsson)及范恩(John R. Vane),就发现前列腺素的生物机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类到底从哪里来?
人类的起源、以及什么使人类在这个星球独一无二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困扰着我们。古生物学和考古学对人类的研究很重要。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智人(Homo sapiens)大约在30万年前首次出现在非洲,而我们已知的近亲尼安德特人则在非洲以外发展,在大约40万年前到3万年前居住在欧洲和西亚,之后他们灭绝了。大约7万年前,智人群体从非洲迁移到中东,并从那里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因此,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在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共存了数万年。
但是我们对自己和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关系了解多少呢?基因组信息能够提供相关的线索。到20世纪90年代末,几乎整个人类基因组都被测序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成就,为后续研究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提供了条件。然而,研究现代人和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对从古代标本中恢复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五年获奖者
2021年,美国生理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神经学家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
2020年,美国病毒学家哈维.奥尔特(Harvey J。Alter)、英国生物学家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美国病毒学家查尔斯.赖斯(Charles M。Rice)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丙型肝炎(Hepatitis C)病毒。
2019年,美国癌症学家威廉.凯林(William G.Kaelin Jr)、英国医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爵士(Sir Peter J.Ratcliffe)和美国医学家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Semenza)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
2018年,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与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通过抑制负免疫调节来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2017年,三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扬(Michael W.Young)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以来的一些历史数据(1901-2022):
112次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共颁发了112次。期间有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9年没有颁发。在这112次颁奖中,39次授予了单个获奖者,34次由两人分享,39次由三人共享。
224人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有225位获奖者,至今无人二度获得该奖项。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加拿大外科医生、发明胰岛素的Frederick G。Banting,他在1923年被授予医学奖时仅32岁。最年长的得主则是美国病毒学家、发现肿瘤诱导病毒的Peyton Rous,他在1966年获得医学奖时已87岁。
12名女性
在224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中,12人是女性。其中,美国细胞遗传学家Barabara McClintock是唯一一个单个人独得该奖项的获奖者。
最近一次获得该奖项的女科学家是来自中国的屠呦呦。
关于诺贝尔奖
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签署了他最后的遗嘱,将财产中的最大一份给了一系列奖项,即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初始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俗称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的奖金来自诺贝尔所成立基金的利息或投资收益。随着诺贝尔基金的收益变化,诺贝尔奖的奖金有所浮动。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历史上的亡国论(组图)
- 【戴东尼专栏】中国三百多年前的高级私人订制(组图)
- 【云中君专栏】勇冠三军的吕布为何沦为过街老鼠?(图)
- 风靡世界的蒙特梭利教育给父母什么启示?(组图)
- 中共想要插上AI的翅膀 还想要打开潘朵拉盒子(图)
- 一生为故国招魂 访钱穆故居素书楼(组图)

- 炸北溪引爆三战?川普:整个世界危在旦夕(组图)
- 集体叛国?网宣扬中国人打仗时“愿出钱出力”讨论区酸爆翻车(组图)
- “竹鼠”的预言童谣 命中数年后的未来(图)
- 空腹不能吃的食物 就只有这一种(图)
- 人生的“四大天规” 越早明白越有福气(组图)
- 分析: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 仅有一国获益最大(图)
- “二十大”后中国走向显露端倪(图)
- 二十大前腥风血雨?学者:中共权力过渡政变是常态(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101岁杨振宁罕见露面 谈“人生意义”再引关注(图)
- 德桑蒂斯与川普竞争升级 谨慎选择措辞(图)
- 美财政部官员在华盛顿会见中国新任大使(图)
- 美国国务院在天安门事件34周年发表声明(图)
- “狼若回头 必有缘由”下半句的背后有感动(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