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术(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你相信藉算命来观看未来的相士,真的能算准一个人是否具有功名的命运吗?针对考生能否录取这件事情上,如若相士与皇帝打赌,又是谁能够获胜呢?
正德二年(1507)秋天,是明朝科举考试的大考之年。当时,天下各地的读书人纷纷告别父母、妻子和儿女,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京师,为了能金榜题名,日后踏入仕途。
而京城中那些以星相、占卜为业的人,也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市面上,他们在考生的必经之路上设摊摆点,为那些前程莫测的士子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以赚取些许定金。为了招揽生意,这些人无不标榜自己有许负、管辂的才能,声称只要是在朝为官的人微服问卜,他们能一眼就看出其现在所居的品级,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迹,而且是屡试屡中,因此,每个摊点都相者如云。
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听说京都出了那么多的星相占卜的高人,也把自己打扮成书生模样,带着几个人,一声不响地走到一个卦摊前观听。突然,一个考生吼奔而来,扭结着一位相士的衣领,激愤地说:“你耽误了我的功名,我非和你拚命不可!”众人纷纷上前排解,但很长时间过去了,始终没能把二人分开。
正德皇帝看到这里,心里很不高兴,觉得那名考生有伤大雅,决心给他一点颜色看。于是,不再以书生身份自居,而是令卫士将二人分开,进前问道:“为什么这样争吵不休?”相士说道:“这个人前几天曾到我这里问取功名的事,我把今年的解元功名许给了他。可是,他自己不进考场,反过来诬赖我耽误了他的功名,真是一个书呆子。”那个考生说:“因为你说我在这场科考中能高中解元,亲朋好友都来给我预先祝贺,一时间没把握住,进入醉乡,家人叫醒我时,考场的大门已经关了,岂有在考场外面能中解元的道理?不是你误我是谁?”二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正德帝听了,很不耐烦,说道:“不要吵了!假如有人送他进考场,而他没有得到你许的功名,你认受什么处罚?”相士说:“可以挖去我的双眼。”正德帝说:“说出的话不要反悔!”当场就叫人从摊桌上拿来纸笔,写了一张便条,同时,用随身携带的小玉玺盖上印迹,就命令卫士送考生进考场。并对相士说:“半月后再来验证你的话。”说完后便打道回宫。
正德帝的心中是这样想的:科举考试是国家大事,岂是一个江湖术士所能轻许的?你许他解元,我偏不准,看你还有何话说。再则,那个考生也太狂妄,把博取功名看得也太容易了,仅凭占卜者的一席话就认为解元是他的,足可看出他的不学无术。现在,我给他提供一个机会,看他考不好还有何面目去见家乡父老?届时,即使他考取了功名,我也不点批他,看他今后还敢不敢求神问卜?所以才送考生进考场的。
相士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已知来者不是一般的人,即使他考取了功名,名落孙山也是必然的事。可是,事前把话说得太满,已失了回旋的余地。所以,当正德皇帝一行人离去后,他也就收摊遁逃了。
卫士根据皇帝的旨意,直接把考生送到考场外,到了那里,立刻用鼓声传召主考官,宣称圣旨到。守门人在此情形下,立即揭去门上的封条,打开门锁,并亲自把考生和携带圣旨的卫士带到主考官那里。到了考场,主考各官跪接圣旨,卫士面南宣读圣旨后,就回正德皇帝那里交差了。主考官对这位圣旨送来的考生非常关心,亲自把考卷捡出来,恭恭敬敬地送他入坐。
这时,宫廷内外,纷纷传言皇帝送朋友进考场的事,主考官也对此事深信不疑,特别留意考生的考卷。考完后,主考官亲自把那个考生的答案挑出来,自己动手批阅。通过批卷,发现那个考生并无特别之处,行文只不过能够称上稳妥二字。但是,他是皇上送进考场的,如果说是一般的关系,皇上绝不会这样做。因此,就和各考官商量说:“这个考生是皇上选拔来的,不能让他做第二名去违背皇上的心愿。”众考官都认为只好这样,竟然真的让那个考生中了解元。
发榜后,主考官向皇上覆命,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说考生如何如何才华超群、卓越不凡,并煞有介事地恭贺皇上获得栋梁之材。正德皇帝听了主考官的谄媚之词,哈哈大笑,连声说:“这是命啊,是命啊!”
虽然主考官听得莫名其妙,但是正德皇帝自己心里明白。他想:你们知道什么!那个考生跟我没有丝毫关系,我所以要把他送进考场,是因为我要捉弄算命的,同时也教训一下考生。根本就没打算让他考上!谁知道阴差阳错,在这几天里,因为豹房中新进了一位绝色美人,使我忘记了科考的事,不然的话,就算是那个考生有真才实学,我在这次考试中也绝不会让他考中的。如今竟然歪打正着,他真的中了解元,这不是命是什么?想到这里,正德皇帝反而觉得那个算命的令人敬畏,真有点未卜先知的本领。因此,他便派出锦衣卫士到摊点去寻找那一位相士。可是,如今哪里还觅得着那位算命的影子呢!
事据:《续客窗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