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2年8月29日讯】美国经济现在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市场陷入了“罗生门”。
一方面,美国的7月份的CPI通胀率自6月份的9.1%高位回落,甚至低于了市场预期,让人们对美联储控制通胀的能力升起了莫大的期望,也令人相信,美联储接下来还会在9月份的议息会议上再宣布加息50-75个基点(0.5%-0.75%),这就意味着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将很快来到3%-3.25%的高度。在这种预期下,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的定海神针——各期限的美国国债收益率,6月份以来也都开始再度抬升,而且,2年期国债收益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挂,几乎都成了家常便饭。
另一方面,美国刚刚公布了调整后的二季度GDP年化季率,增长速度为-0.6%,连同一季度的-1.6%,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经济似乎已经进入衰退……鉴于这种认知,美国股市6月份以来的反弹也中断了,市场陷入胶着状态。这又让人开始怀疑,是不是又一次要“定价美国的经济衰退”?
然而,如果从具体的一些关键经济数据上看,美国经济又强健得让市场先生怀疑人生。最新公布的美国7月份失业率是3.5%,创下过去了50多年来的新低,7月美国平均时薪,月度环比上涨0.5%,年度同比上涨5.2%,双双超出市场预期。劳动力市场上一人难求,不仅推高了美国人的薪水水平,且求职倍率上升至1.67(即平均每一位失业者仍对应1.67个职位空缺)。于是,美国的薪资-通胀螺旋蠢蠢欲动。
面对火热的美国经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其激进加息路线,这当然是很自然的事情。可问题来了——
一方面,是美国连续两个季度GDP负增长,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另一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一人难求,失业率降至53年来的最低,经济似乎火得不行。
那么,这美国经济,现在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有鉴于此,有人干脆认为:美国的经济数据造假,失业率是假的!
那些认为美国统计部门造假的人振振有辞地提到:说经济这么好,原油作为美国最重要、最基础的消费能源来源,理论上说应该是涨价的,库存应该是降低的。但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不仅没减少,而且还增加了,原油价格也大跌了,再加上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维持在50以上,而服务业的PMI却低到仅次于2020年疫情期间……这一系列的矛盾数据,让不少人在财经自媒体上大肆渲染:美帝的统计数据,也会造假!
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就官方统计数据的公信力问题,相信只要脑子正常的投资者,都知道美国官方的经济数据,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更为公开、透明、高频、准确。除此之外,美国很多被官方所认可的统计数据,其实是来源于民间统计的。
对于民间数据,凡时被实践证明了非常靠谱的,美国官方很愿意采取“拿来主义”,而不会动不动就觉得这些民间机构“居心叵测、胡编乱造”,甚至是“被敌对势力渗透”。比如说对经济衰退的判断,比如说对投资者极为重要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通货膨胀预期调查等,前一个数据是民间机构的判断,得到了美国官方部门的认可;后两个数据则是民间机构通过调查得出来的数据,官方机构也认可……
要知道,投资者可都是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在市场上搏杀的,如果一个民间机构做统计调查,数据随意造假,背离真实的情况,又没有美国政府给他们发工资,那么这些机构早就会因为丧失公信力而在这个市场上消失了,根本不可能存在这么多年,而且还堂而皇之地每个月都公布自己的数据。
此外,哪怕是美国官方的统计数据,例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也全部都是自下而上来的数据,不会有领导授意,不会有指标考核。数据好不好,都是调查统计上来的结果,政府官员不会因为数据差而承担责任,也不会因为数据好而有什么激励——但,如果你数据造假,一旦被发现,这可是重大罪行,是要负刑事责任甚至进监狱的,也会在美国整个社会体系中信用尽失。
零收益vs极其严厉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官方部门绝对不会对某一两次具体数据造假,没有造假动机和意愿,也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误导投资者乃至美国政治精英们对国家经济做出错误的判断。
当代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央行和法币系统,基本都是承袭于英国和美国,而这种体系的统计数据,天生就是自下而上进行客观统计的,没有必要造假,哪怕政府最需要的时候,也不过是对统计数据的概念和定义进行篡改。所以,那些所有说美国这一次公布的经济数据造假的说法,纯粹是胡扯,也是不懂美国经济的表现。
当然,我不是说美国的数据不会造假,一定完全符合现实——比方说,有个叫做影子统计的网站(SGS),认为美国自1980年起,都在持续性地对美国CPI的统计分项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大大低估了美国的真实通胀水平。美国的官方通货膨胀率数据,基本上贴合了普通人所感受到的通货膨胀,但如果换个方式统计,那就大不一样。
过去40年经过调整的美国CPI数据(蓝线)与官方公布数据(红线)对比(以1980年美国官方通货膨胀统计方法为基础)
不过,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既然美国经济统计数据并没有造假,那么当前的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统计数据“互相打架”现象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货币幻觉”的存在。所谓的“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和数字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和总发行量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在货币幻觉之下,只要名义上的数字增加,人们就会认为工资增加了,认为自己挣钱更多了。企业利用这种“涨薪”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工作中来,于是美国的失业率大幅度降低了,降低至5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消费者因为感觉自己挣的钱更多了,所以他们更愿意消费,于是美国的消费者支出也大大增加了(以名义货币来计算),所以通货膨胀上升,消费经济看起来无比旺盛。
既然生产和消费都十分旺盛,那美国经济看起来当然就很火热,这些数据一点儿也没有造假,都是真的,美国经济现在确实是十分火热。
可惜的是,美国真实GDP增长率的统计,恰恰要剔除通货膨胀。本来美国过去2个季度的名义GDP增速并不慢,甚至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快的增速之一,可一旦考虑了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就不得不变成负值了。这就是美国GDP增长率变成了负值的原因。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更进一步地,要真正理解美国经济过去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关键在于了解美国对GDP的统计方式和限定词——“年化季率”。
所谓“白宫授意美国劳工统计局在统计数据上造假,好让经济看起来正在强劲增长”,只不过是听多了上级领导授意下级部门统计数据造假的故事而想当然的推演——除了说明该作者不懂美国经济之外,并无其他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