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给弟子上课道:学会隐忍,学会屈辱,便是一种福气,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图片来源:Adobe stock)
7月1日,中港当局为香港主权移交25年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上,“四大天王”缺席三位,只有刘德华一人撑场。海内外粉丝哗然,大叹失望。看到刘德华在台上和成龙等人一起高歌“五星红旗”,有粉丝痛心地说:“为什么华仔沦落到这个地步,这些年中共对港犯下的恶行都忘了吗?”也有人无奈地说:“艺人不过是逢场作戏。”还有人认为:“忍辱负重罢了。”
另外,近日上海的行程码终于“摘星”了,人们被锁在家中几个月后获得了一点自由,与此同时天降倾盆大雨。于是,一些传媒影片中显示,“为了庆祝生活恢复如常”、有上海市民涌现在街头,自带浴巾、药皂在暴雨中集体搓澡,表情格外惬意,享受无比。看到魔都人的如此惊人之举,网络上流传出“核酸正常,绿码正常,精神失常”的评语。
据报导,历经种种不堪回首的封控后,上海的心理门诊暴增。持续性的封锁,触发破产失业、学生失学,确诊的羞辱感,均令上海人的精神状态濒临崩溃。“雨中搓澡”的奇观,也许是一些人情绪失控的表现的冰山一角。
面对强权的杀人越货,钳制自由等非人道行径,艺人强颜欢笑,粉饰高歌;百姓委曲求全,身心俱疲,这一切交织成一片悲哀、绝望的气氛扑面而来。难怪知乎网站最近热传“为什么有世界末日的感觉?”的话题。
中国人自古以来推崇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圣人教诲我们处世要忍,忍是坚强,坚韧,是智慧的表现。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一不是通过了忍的道道关卡,才达到目的地。
那么为什么刘德华的所谓“忍辱负重”令粉丝失落,为什么上海人的精神崩溃触及世界末日的话题?忍的实质有什么变化和不同?
以史为鉴,我们来看看,漫漫历史长河中,将忍做到极致的三大王者。
卧薪尝胆 问疾尝粪 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网络图片)
越王勾践五年(前492年),兵败吴王夫差。勾践听从范蠡的计策,为了活下去,求和保命,他割爱把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自己入吴国为人质。是以,堂堂一代君王,沦为敌国阶下之囚,遍尝人间耻辱。
吴王安排勾践住在看坟小屋中。每日扫坟、喂马、除粪,低眉顺眼给吴王当拉马车夫。两年后,吴王生病了,勾践探望,被吴王驱赶,辱骂,勾践反而不声不响打开马桶,尝了一下吴王粪便的味道,说:“恭喜大王,粪便有甜味,您病不久将痊愈。”这就是著名的“问疾尝粪”。话说床前尽孝的亲生儿子也未必能做到这一步,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于是彻底放下戒心,放勾践回国。
重见天日的勾践可没舍得花时间疗愈自己。他恢复国君之位却每日睡草席,并在梁上悬挂了一颗苦胆,早上睁眼就尝尝苦胆的味道,激励自己有朝一日一雪耻辱。他身着粗布,顿顿粗粮,与百姓同甘共苦,富国强兵,日以继日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勾践复仇成功。
勾践亡国后,首先想到的是保全性命,但他不是为活着而活,那是苟活。这就是勾践之忍,与常人苟且偷生之忍的分歧点。他为了麻痹吴王,当仆人,尝粪便,忍天下人不能忍之事,励精图治,最终复国灭吴,成就霸业。
胯下之辱 一代兵仙 布衣还是负深功
韩信受辱于跨下(图片来源:神韵艺术团官网)
韩信生于淮阴,本是贵族公子,家道中落,沦为布衣,连饭都吃不起。走到街上,碰上无聊的地痞讽刺韩信窝囊废,不配佩带宝剑。韩信并不理会,缓缓绕行离开,地痞不依不饶又挑衅说,有种就用宝剑刺死他,要不敢刺,就从他的胯下钻过去。
满街看热闹的人都笑话韩信,你个大男人吃不起饭就算了,连这当众侮辱都不敢反抗?妄为人也。换做一般人会想,罢罢罢,反正也快饿死了,活着也没啥劲,一剑刺穿对方,多爽,受这窝囊气?可韩信打量了地痞一下,低下身去,趴在地上,真的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韩信为什么能忍胯下之辱?因为人能看到他落魄的外表,却谁也看不到他内心的鸿鹄之志。通常,人身处逆境和低谷时,本身自尊心已经很脆弱,经不起最后一根稻草的压力,常会一触即发,铤而走险。身处劣势还能忍辱,这个忍太难做到了,需要忍上加忍。而天理又是公平的,能做到忍上加忍,就能做到人中龙凤。
韩信后来成为“十面埋伏”等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史称“兵仙”。在楚汉争霸时期,打败实力强劲的项羽,帮助刘邦成功称帝,成为国家的栋梁。
心藏风云 忍中之王 陨星落地树功名
司马懿雕像(网络图片)
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分天下,但曹操、刘备、孙权争来争去,纷纷穰穰,到头来天下尽归司马懿。司马懿靠的是他的看家本领—忍。
蜀魏大战,诸葛亮对奕司马懿。诸葛亮自白帝城拖孤,匡护汉室,六出岐山北伐。诸葛亮派人送红袍给司马懿,两军交战送女装可是奇耻大辱,司马懿没有怒杀使者,还若无其事地在三军面前穿上。诸葛亮一计不成再派人在司马大营帐前辱骂,刺激司马懿,好速战速决。诸葛亮已身患重病,只盼速战完成北伐大业。
司马懿拿出的真功夫,就是忍,忍辱。他深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只有避其锋芒,暂且甘心示弱,按兵不动。如此隐忍,拖延诸葛亮的时间,直到他病死,也就不战而胜了。
司马懿经历大魏的武帝、文帝、明帝,曹芳时代,辅佐了曹魏四代君主。
司马懿位高权重,却谨小慎微,时时如履薄冰,表现出的状态是卑躬屈膝。历经47年,谦恭换来信任,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忍到极致,水到渠成,天下归晋。朝中几经易主,司马懿始终以谦卑示人,等待一生中唯一的机会。所以说,忍一时容易,忍一世的司马懿堪称忍中之王。
为汉传佛教菩萨戒所据法本之一的《优婆塞戒经》中,归纳出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疑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也可看出,忍,一般人能做到的无非是忍受肉体的饥寒疼痛;忍的更高境界是精神层面的,心智上的忍。
所以,现实当中,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忍— — 忍气吞声,委屈求全,是苟且的忍,这种忍是不长久的,因为人的肉体的承受能力终归有限,物质上的忍,是亡者之忍,到了极点导致身心崩盘,心理健康会出问题。
也许有人也号称自己在忍辱负重,那要看他以什么为重。忍辱是为了功名利禄,还是为了更高尚的目标,这里冥冥之间自有一个道德底线在衡量。
真正的忍,凭借的是精神上的强大的力量,志向高远,能屈能伸,明退暗进,蓄势待发。这种忍,才是王者之忍,能做到的,当然就是忍者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