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别示意图。图为明代唐寅画金阊别意。(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唐朝的“送别诗”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有送别友人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送别亲人的,“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也有送别情人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或缥缈,或伤感,或唯美,而在这众多的送别诗中,境界最高的当属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一生僻字,堪称不世经典。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朝是个天才辈出的时代,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岁便写出了妇孺皆知的《咏鹅》;杜甫据说也是七岁的时候,写了一首《凤凰诗》,虽然没流传下来,想必也是不输《咏鹅》;还有一个叫林杰的诗人在《乞巧》中,写下“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也是年仅七岁……
而在这些天才神童中,王勃是最耀眼,也是最令人痛心的。
他六岁便能作诗,九岁通读了颜师古所注解的《汉书》,还写了一本《指瑕》。
十六岁那年,他通过了朝廷的幽素科考试,被任命为朝散郎,想想李白四十多岁才混了个翰林待招的职位,就知道王勃有多牛了。
后来他在主考官的推荐下,到沛王府中当差,成了沛王的高级书童。
不料,一篇《檄英王鸡》让他的人生跌入了谷底,皇帝以他文中有挑拨皇子同室操戈之意,将他逐出了长安。
后来不知怎的,他又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宗杀人案中,不仅自己深陷牢笼,还害得父亲被贬谪到了交趾(越南北部)。
而他出狱后,前去看望父亲,回来时在南海落水,惊悸而亡,年仅二十六岁。
虽说古代的平均寿命不高,但是唐朝的诗人普遍都活到了四、五十岁,贺知章更是活到了八十六岁高龄,而王勃的人生却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戛然而止,怎不令人痛心?
虽然他未满三十岁便离世,却给后世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篇不朽佳作,还有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千古名作,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旷达潇洒,千年难出其右。
诗歌首联便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处所。
他们站在被三秦之地拱卫环绕的长安城,举目远眺,千里之外的蜀地在一片风烟迷茫之中。
蜀地距离长安何其遥远,非常人目力所能及,所以他们与其说是“望”,不如说是想像。
前一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后一句是虚写想像之景,一实一虚间,便营造了一种极其壮阔开朗的意境,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接着的颔联,点明了两人离别的原因“同是宦游人”。
王勃是山西太原人,他在长安也是异乡人,和好友宦游蜀中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王勃这里点出“同是”,实际上是在安慰好友,为颈联埋下了伏笔。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情感豪迈,意境宏大,是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
其实这两句也不完全是他原创的,化用的是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引用、化用的手法,在诗词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用得好,有“点铁成金”的效果。
就像《滕王阁序》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原型是“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庾信的原句没多少人知道,可王勃的这两句却惊艳千年,可见王勃是深谙此道。
只要心意相通,即使隔着天涯海角也如近在比邻,这短短十字,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两人友谊之深厚写到了极致,引起了千古的共鸣。
如此豪迈洒脱的境界,在送别诗中当真是不多见。
尾联两句既是对友人的叮咛,也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既然如此又何必伤感呢?
全诗只有短短四十字,于纵横捭合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番深情厚谊,无一生僻字,堪称不世经典。
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安慰了世间多少离别之人,境界之高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