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分离焦虑”:赋予心理护身符,孩子会更勇敢。
儿子未满三岁就得上幼儿园,没办法,双薪家庭白天没人可照顾。
儿子性格敏感胆小,“分离”对他是很大的焦虑。他在幼儿园上课的适应期很长,每天早上都是十八相送,必须哄他:“下班很快来接你。”鼓励他:“你长大了,可以上学,好棒喔!”利诱他:“你乖乖上学,下课后买糖果给你!”但一点用也没有,我一转身他就哽咽啜泣,我不舍,留下继续安慰。
结果那个月我上班连续迟到好几天,被主管叫去约谈。有时我真的心急又要迟到,也会生气凶他,但不论好说歹说,只要我离开他就哭。幼儿园老师劝我让他哭,说一般而言大概哭到九点多,他心情就会收拾好,顺着课程跟同学互动忘记分离。是这样没错,但当父母的还是心酸难受,毕竟送他来时才七点半而已,还要哭整整两个小时啊。
一包面纸的重量
“学校好玩吗?”下班接的时候他都很高兴。
“好玩。”他说。
“明天再来上学好吗?”我顺着问。
“好。”他说。
但隔天早上还是一样十八相送,我差点迟到。
今天如常他又哭,可是不能再迟到了,于是我转身快走,背后马上传来啜泣与鼻涕声。我叹了口气,虽然一切都是过程,还是希望赶快度过,不然他哭我也要哭了,因为要被公司列入黑名单了。
我拿出一包印有卡通图案的面纸,先抽出一张帮他擤鼻涕,然后整包放他手上。“没关系,害怕就害怕,哭就哭,等下哭完就用它擤擤鼻涕喔。爸爸去上班了。”我平静地说,跟他再见,就不回头了。
下班后接他,见到面时先抱抱,突然他从围兜口袋拿出面纸还我。
“有没有用啊?”我觉得张数没有减少,他摇摇头。
此时班老师刚好来,我顺便问儿子的情况。“还好啊,也是哭一哭,上课后就跟大家玩成一片了。对了,那包面纸是你给的喔,他一整天都抓着它,好像宝贝一样呢。”老师说。
儿子面对分离情境时,我给的面纸不再只是面纸,而是父亲的象征紧紧抓着,或许无意识中可以给予自己勇气吧。孩子才三岁多,要一个小小孩面对如此大的分离恐惧,真令人心酸与不舍,他也很辛苦。换成大人程度,应该就是被放到外国生活一个月的感觉?
我摸摸儿子的头说:“你真的很努力呐。”
我的童年:心理护身符,感觉还有人可以依靠
其实我和儿子差不多,小学一年级开学当天,母亲带我到教室坐好,在外面跟其他家长一起陪半小时后就去上班了。然后,我就开始哭。
问我哭什么,当然是很可怕啊。小学离住家很远,要搭公车三十分钟,我也不记得路,大人离开了,谁知道会不会来接,小孩心里没把握啊。
当天上午一直哭,连我旁边座位的女生都来安慰,哭到导师没办法,打电话叫母亲过来。母亲好言相劝,但离开后我又开始哭,又哭到导师没办法,我母亲又来,总共三次吧,小学才上半天课,也差不多要回家了。
面对陌生情境时,所有人都会感到害怕,直到熟悉环境的模式运作才会比较自在,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孩子应该要有人陪伴和带领,像是向导在前方引路。长大一点后,抓到社会生活的要领,才会自己运作。这有点像是我们都教孩子“迷路时要找警察伯伯”,然而没有实际带他做过,真的迷路时孩子才不敢找呢。
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孩子应该要有人陪伴和带领,像是向导在前方引路。
每个人都有分离焦虑啊,对外在的无措会转成“心理的徬徨”,不知道怎么做决定,不知道有谁会支持,如果现实没有人来,就会在心里呼唤“我相信一定会照顾我、支持我的那个人来”,他在心里陪伴,让人振作面对。过去青春期时我觉得没有大人能理解,心里总会想着曾祖母——“好哇,等下我就要跑去她住的地方躲起来了”,心里有个依赖的对象,才不会陷入无助里。
那时也不是真的跑去找曾祖母,我依赖的是一个“象征”,就是“心理的护身符”,告诉自己我还有个人可以依靠,虽然他此刻不在身边。
心理学观点:有安全依附的爱,启动孩子自我成长
“分离焦虑”指的是当环境中没有熟悉的大人,孩子会失去安全感,也失去探险的乐趣,他会急着先找父母,以维持那个安身也安心的感觉。“安心”会远大于安身,否则即使环境安全也没意义,这是人类独有的心理发展历程,也是亲职教育里谈“依附关系(attachment)”的必要性。
依附关系的理论是,当婴儿与母亲平常有好的互动,给予立即回馈和规律的相处,让孩子形成稳定的期待与回应,这些经验内化后,建立起他与照顾者的“安全依附”,即使母亲暂时离开现场,只留孩子与陌生人共室,他仍可稳定地探索新玩具,不会因为不安而慌张、闹情绪,甚至被抛弃的受伤感。安全依附是指,即使外在的母亲不在,“内在的母亲”仍在,孩子有被爱的信心,所以能专心做眼前的事。
那要怎么建立依附关系?一九五○年后半,专做恒河猴实验的心理学家哈洛(Harlow)统计幼猴行为绘成图表,发表“肢体接触”是影响感情和爱的重要因素,且完全凌驾吸奶的生理需求,后期更细部说明“与照顾者之间的接触、动作、游玩”才是培养情感的关键。哈洛主张孩子有需要就毫不迟疑抱他,肢体接触不会宠坏小孩,反会让他们安心,这也影响当时孤儿院的养育方式,知道给弃婴喝奶是不够的,他们还要人拥抱、轻摇、注视,对他们笑。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孩子哭时不要去抱以免被操弄,或者说睡前拥抱道晚安是溺爱,都是不对的,安全感够了,孩子才会内化出“自我肯定感”。
我曾听过某个案讲起童年,母亲只带她上幼儿园一次,隔天就强迫她自己出门、下楼,出社区大门搭娃娃车,全程自己上下学。女孩长大后情绪相当压抑,不易信任他人,这便是童年被迫早熟的代价。“有奶不算是娘,有爱才是”,有安全依附的爱才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启动他自我成长。
每位孩子个性不同,独立的时刻不同
即使有面纸,十八相送的日子还是持续,只是终于不再迟到。
如果白天对孩子是需要挑战的陌生环境,那么下课后,就增加亲子时间吧。那时女儿未出生,下班接孩子后,我就继续带孩子去公园玩球,等待他妈妈下班再一起回家吃饭,晚上一起看电视、游戏、陪睡。亲子相处时间类似存款的概念,好让他的心里建立起依附,并靠着象征应付陌生情境的害怕。
有安全依附的爱,启动孩子自我成长。(以上图片来源均为Adobe Stock)
女儿个性不同,比较外向,加上哥哥当时已幼儿园大班,跟我再见反倒干净俐落,最后变成我自己有不被需要的分离焦虑。
上幼儿园时的分离焦虑在所难免,上小学也大概还要再面对一次,请多体谅孩子,这时期的他对“时间”没什么相对观念,只要是害怕,即使只是半天,都感觉像是无限期。
幼儿园的老师如何说明时间也很重要,有些学校会以携带的“三个碗”表示,分别为早餐、午餐及点心,当三个碗都用过,就是回家时间了,这让孩子具体感受时间的流逝,心里会放心一些。
孩子该独立时,父母要做的不是过度同情或否认孩子的怕,而是了解与接纳他会哭哭啼啼、一点也不勇敢是很自然的事。每位孩子个性不同,加上年龄、性别发展也有差异,并没有绝对怎么最好的独立训练。请父母站在协助立场,增强内在的心理象征,并教导他们实际作法,耐心等待属于孩子启动独立的时刻。
可以这样做减低分离焦虑的方法
1.事前先到新学校察看:像是熟悉教室、路线、周遭环境,当场模拟上下课,做接送演练。也可先与老师打招呼,介绍认识。至少去一次,“熟悉度”能减低对未知的恐惧。
2.携带有形的象征物:像是布偶娃娃、小被被、手帕等孩子生活中的好朋友,放入书包陪他一起上学。可先跟老师说一声。
3.加强无形的内在韧性:仔细向孩子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否认孩子的害怕,同理后还是要完成,事后则要肯定、鼓励。最重要的,分离时一定要“好好道再见”,不可偷跑,并承诺何时会接他。
*本文由新自然主义出版社授权刊载,摘自《教养:够好,就好》,作者:林仁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