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持召开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声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4月2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4月26日主持召开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声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或意味着又要回到大规模投资基建刺激经济的老路,而中国央行予以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被提升到更高的重要位置
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在4月26日召开,习近平主持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会上强调,“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
中国官媒发文造势称,“基础设施建设被提到关乎经济和安全的重要位置。”
会议提出,基建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多轮驱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面作用”,“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帐”。
财经分析人士指出,这不就是不管是否有需要,来一场全社会的基建大跃进吗?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学界认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最为薄弱,北京当局近年多次声称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甚至提出了经济“内循环”的计划。然而,外贸、投资和消费都已经处于颓势,在严厉的封城等防疫措施影响下,这都是中国经济不可承受之重。
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20.9%。对比之下,资本形成总额对应的数据,却只有13.7%。尤其是第四季度,前两者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已达85.3%和26.4%,后者却跌破零值为-11.6%。
“不是因为消费增长得有多快,是因为投资收缩得太快了,这样收缩下去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所以必须发挥投资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4月2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委)投资司在官网发文表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更不是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基建投资计划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则向自由亚洲电台分析指出,北京当局重回投资基建的老路,显然是迫不得已:“这是因为当局已经没有别的招了。消费是刺激不出来的,因为老百姓都没钱,特别是今年中国经济明显下滑,大家都不敢消费。而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港,以及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开工不足,产业链出现了问题。所以出口也指望不上,那么只能靠基建。”
中国央行只能大放水进行货币支持
在上周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光华管理学院前段时间跟蚂蚁金服联合做了一个小微经营者的信息调查,基本上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到现在是直线下滑的。而且这里面最大的一个诉求就是没有需求(消费、流水)。”
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都创新高,这表明中国经济不好,想用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很多刺激和补救。
4月25日,中国央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将再投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另外,中国央行网站发布信息显示,已上缴6000亿元结存利润,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元。其今年将向中央财政上缴超过1万亿元。
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接受中国媒体《第一财经》采访时说,“向财政上缴近年结存利润超过1万亿元,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1.1万亿元”。
有分析指出,这1.1万亿元是额外印钞,是新增基础货币,用外汇收益作抵押;将提高中国广义货币增速3个百分点,创造出7.5万亿元的新增广义货币。
随着基建活动的推进,中国央行料将采取更多货币工具予以支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辛荷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