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很可能硬着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12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稳”是最为突出的关键字,凸显习近平当局对2022年中共20大召开这一特殊年份经济形势的担忧,不过,诸多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很可能硬着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20大胜利召开。”
会议共提及25次“稳”字,而2020年只提及13次。
本次会议还提到,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凸显习近平当局对2022年中共20大召开这一特殊年份经济形势的担忧。
《看中国》特约评论员唐新元指出,关于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会议,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尤其关键,因为面对外界不断增加的压力,以及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衰退的迹象,中南海如何为明年的中国经济政策定调,就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台湾金融研训院长黄崇哲提出他的看法:“缺什么,补什么!”
据《自由亚洲》电台12月13日报道,黄崇哲解读此次经济工作会议不寻常之处,他观察到中国现在有两个力量在拉扯,其一是习近平主张要“共同富裕”,赚钱的人要作为第三套管道把它回馈给社会、国营事业要扮演更多决定性的角色等;但另一股势力则认为,这样再走下去会造成经济不稳定,这股以支持改革开放、经济为主的力量有一阵子稍弱了些,但是,这阵子中国舆论又对共同富裕提质疑,想办法让习近平认为不要再这么冲了。
黄崇哲:“我觉得大方向,照理来讲应该撑到20大、习连任等等,但是在他连任之前,开始检讨目前的政策,例如‘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减碳是谁的决策,这等于是对大老板的检讨。”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撰文表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描述非同寻常,原因是中国的经济恢复并不平衡,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而且疫情及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李锦指出,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今年外需明显好于内需,上游产业(例如煤油)明显好于下游,大中企业明显好于小微企业,工业明显好于服务业。
但是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已经跌至4.9%,第四季度不出意外会跌破百分之四,明年仍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内生增长动力有所减弱。“这个趋势如果不采取较大力度的措施去干预,有硬着陆的风险。”
另《彭博》报导,经济学家表示,北京当局对房地产业的限制预计将持续存在,与今年为控制科技到教育、娱乐等产业的突然措举相比,监管方面的意外可能会减少。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Ding Shuang)表示,预计明年财政政策将在支持经济成长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房地产相关政策比起重大转变,可能出现微调。
由于房地产市场衰退加剧、消费成长疲软以及COVID-19疫情反复爆发,最近几个月中国经济放缓,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房地产业相对鹰派的言论显示,房地产市场拖累经济的情况将持续。
巴克莱银行(Barclays)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Jian Chang)为首的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呼吁采取反周期政策(稳定性政策)是中国当局今年首次使用这个词。分析师认为,此举应有助于缓解市场对经济成长急剧放缓的担忧。
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本季经济成长将放缓至3.1%,低于第三季度的4.9%和第二季度的7.9%。中国明年GDP的官方目标只会在3月的年度会议上公布,分析师预测,当局将采取更多措施确保增长达到5%左右。
麦格理(Macquarie Group)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Larry Hu)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政策制定者将从“常规”货币和财政工具开始,例如削减银行存款准备金和加速基础设施支出,如果这些努力没有取得成果,当局则可能放松对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