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期间,出汗较多,需要及时补水以保持体液平衡。(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是必要的养生课题,以下这些关于喝水的说法,靠谱吗?一起来探讨。
这些关于喝水的说法 是真是假?
1、隔夜水喝不得
网络传言隔夜水不能喝,原因是其中含有亚硝酸盐,食用过后会出现食物中毒?
专家指出:喝水当然是趁新鲜喝最好,一般情况下,即使是隔夜水,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在健康的范围内,不至于给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水能不能喝和是否隔夜的关系并不大,主要是看水的放置时间和保存环境。水烧开以后,一定要盖好盖子或放入暖水壶中保存,通常在2天内喝完也是安全的。
2、冷热水兑着喝会不舒服
冷热水兑着喝会不舒服吗?其实,这种的做法会不会导致身体不舒服要看情况,如果加入的冷水是安全卫生的水资源,比如凉白开、纯净水、矿泉水等,不会引起任何不适。
但如果你加的是自来水、井水等生水,卫生本来就没有保障,杂质比较多,也可能存在有害的物质,所以就有可能造成身体不适。
3、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哪个好?
有人觉得矿泉水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例如钾、钙、镁、钠,比较好;有人觉得纯净水好,因为长期饮用矿泉水,所含的矿物质盐会增加肾脏、膀胱的负担,对身体不好;苏打水是碱性的,有人觉得经常喝可以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保持健康。
专家表示:一般只要水质合格都可放心饮用,不必过分纠结到底是哪种水比较好。补足水量比选择哪种水重要得多。
矿泉水中虽有矿物质,但含量很少,满足不了日常所需,也不会对人体器官造成负担;而人体酸碱度不是通过食物亦或喝水来改变的,需要依靠完整的体液调节系统。
3类人喝水不是越多越好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而言,每天喝水量需区别对待。(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建议:女性每天要喝1500毫升以上,男性则是喝1700毫升以上的水。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则需区别对待:
1、心衰患者
心力衰竭患者因为心肌收缩舒张障碍,使血液淤积产生水肿情况。如果饮水量较大,体液量增加的话,血液可能变稀并增加血容量,从而加重水肿的情况。且心力衰竭会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肾脏受影响,可表现为排尿量变少,甚至没有小便。
因此,喝水较多,代谢过少的时候,水液出入失衡,反而可能加重心衰,更容易诱发意外。控制饮水量对于心衰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严重的患者几乎要控制在800毫升以内,但是具体的情况要咨询一下医生。
2、慢性肾病患者
慢性肾病患者容易出现尿少和水肿,表示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出去,所以喝水量应根据尿液的多少来调整。
具体而言,全天适宜的水量=500毫升+前一天小便量。例如说前一天的尿液量约在800毫升,第二天摄入的水分应该控制在1.3升左右。不过,这儿所说的水,不单是饮用水,还包括牛奶、粥、蔬菜、水果等所含的水液,所以计算起来会比较复杂。
3、服用治疗胃溃疡药物的人群
胃溃疡患者服用的一些药物中含有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物质,会与胃内渗出的蛋白质结合成凝胶状物,覆盖于胃黏膜表面,对胃黏膜形成保护。
如果此时候喝太多水,可能会降低药效,不利于病情恢复。
喝水的黄金时间段
除了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水有益健康以外,其实一天当中还有几个时间点也需要补充水分:
1、饭前半小时
饭前半小时胃是空的,胃酸浓度较高,饥饿感较强,喝一杯水能稀释胃酸,缓解饥饿感,也可以让肠道为食物的消化做好准备。
有些人担心喝水会稀释胃液,反而导致消化不良。其实如果不是边吃饭边喝水,或饭前饮用过多水分,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2、午睡后
午睡时体温升高,导致一部分水变成汗液蒸发,加上肠胃消化午餐,也消耗了水分,就容易感到口渴,此时补充200毫升的水刚好。
3、下午三四点
到下午三四点,已经工作或学习较久,人体会出现疲惫感,此时喝水有助保持头脑清醒,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减少赘肉的产生。
4、晚上睡前1小时
睡觉时人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呼吸、汗液蒸发而不断流失,血液也会比较黏稠,建议在睡前1小时补充200毫升左右的温水,这个量不用担心晚上起夜上厕所或第二天会水肿,还有助于稀释血液,对身体很好。
5、起夜时
许多人有起夜的习惯,尤其是中老年人,有时会夜尿频繁。起夜后记得补充一杯100毫升的水,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夜间糖尿病发作的风险。
6、特殊时期
呕吐腹泻时,喝水能避免脱水;便秘时多喝水可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感冒发烧时喝水,能帮助冲走呼吸道上的黏液,有利恢复健康;运动期间,出汗较多,需要及时补水以保持体液平衡。
洗澡前先喝水,可预防因洗浴时出汗较多、血液黏稠、血压升高所导致的意外发生;洗完澡后喝水可以补充丢失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