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和吃油炸食品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加重湿气。
按: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北港附设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杨淑媚提醒,有些生活习惯容易造成身体“湿气”重,生活中可以注意10点来预防湿气加重。
哪些习惯会造成身体湿气重?
1、爱吃口味太重、油腻、太甜食物
很多人习惯外食,自然就会吃一些油腻、生冷的食物,其实这对于脾胃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一方面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而油炸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另一方面甜食少吃益脾、多吃助湿。脾胃一旦虚弱,湿气就会来临,养护脾胃,就先得从日常的饮食开始做起,脾胃良好才能有效防止湿气。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2、爱喝啤酒
啤酒是“助湿”之品,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湿气重的人切记要少喝。脾主运化,喜燥恶湿,经常喝啤酒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加重湿气。
3、爱吃生冷瓜果
进入夏季后,西瓜、黄瓜、香瓜等大量入市,有些人甚至直接当饭吃,其实这些是助湿瓜果,尤其是孩子无节制的吃这些瓜果,会损伤脾阳,出现便溏、厌食、困乏等症状。
4、爱喝冰饮
不管天气多热,都最好不要喝太多冷饮或吃冰淇淋,中医认为,生冷食物、饮料或冰品,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春天及夏天宜养人体的阳气,尤其在夏天是很重要的,如果喝太多冷饮,一旦脾阳受损,那消化能力就会被减弱了。
5、睡眠不够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会产生气虚的症状,隔天精神会变差,提不起精神。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而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睡眠品质提高,睡的更好。
6、少运动,老是坐着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久坐会让身体代谢力下降,身体排泄功能下降,体内湿邪容易产生。
7、流汗没有及时擦干
夏天天气潮湿闷热,特别是流汗后没有擦干身体又马上吹电风扇或冷气,这样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夏天洗澡水如果太凉,或洗头后又觉得天气热没及时吹干就去睡觉,这些举动都很容易让湿邪侵入人体。其次,别穿没有干透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还要避免淋雨,别让水分湿气包裹着身体。
8、环境不通风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外界湿气诱发内湿,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所以,在阴雨绵绵的天气,应该关窗关门,把湿气拒于外面。一旦天气好转,湿气减少时,应该及时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带走室内的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仍然很重,建议使用空调、除湿机等,使得室内空气干爽,免得湿气滞留室内。
9、洗好头发没有及时吹干
洗头洗澡时,如果没有注意擦干水分,弄干头发,湿气很容易会借由湿湿的头发进入体内,导致身体湿重,也有可能会造成头痛的症状。如果是坐月子的产妇更需要注意,洗完头要马上吹干头发,否则很容易会有风湿或头痛的现象产生。
喜欢淋雨或玩水的人,外在的湿气较容易趁机侵入人体。
10、喜欢淋雨或玩水
如果我们的生活环境很潮湿,或居住的地区常下雨,又或者是住在海边,那我们就很容易会因为外在环境的湿气,这就是所谓的“外湿”,而造成身体的湿气很重。而喜欢淋雨或玩水的人,外在的湿气较容易趁机侵入人体,长时间不注意就会造成身体湿气重。
湿气重的人的10个小提点
1、少吃冷食,少喝冷饮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寒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宜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忌口,因为“甜腻化湿”,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口味重的食物也要少吃,因为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肥甘厚味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2、少饮酒
酒助湿邪,酒少碰为好。爱喝酒是加重“湿毒”的主要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3、多喝温开水
想要“排湿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喝水,让水分稀释并加强循环代谢,如此一来,体内的代谢废物、食物残渣、多余水分等,就可以透过流汗、大小便等方式排出体外,湿气再也不残留。“喝水”是促进体内代谢循环的最简单方法,那么喝怎样的水最能帮助排湿呢?答案是“温开水”。温开水可以活化内脏,当内脏温度升高1℃,基础代谢率也跟着提高10%~12%,燃烧脂肪的效率更佳;摄取充足水分也能促进体内循环,帮助消水肿、排废物、促进排便。夏天游完泳,也别忘了喝杯温水,可以抵御湿气入侵。
运动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以上图片来源皆为Adobe Stock)
4、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5、睡眠要充足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会产生气虚,气虚会造成身体没有活力,代谢会变慢,脾气虚会让肠胃运化能力变差,水分代谢不良,湿气容易产生,充足的睡眠可以让我们精神变好,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
6、夏天不要贪凉睡地板
尽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湿气重),热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潮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7、保持衣物干爽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被子(垫絮)要经常晒。衣物最好挂窗外透过阳光晒干,勿挂于室内晾干。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保持身体干爽。
8、下雨天减少外出,少踏湿地
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如果鞋子湿了就不要一直硬穿着,要把湿的鞋子脱掉,保持脚的干爽。湿气重的人最好不要在刚拖过地的地板上赤脚行走,最好等干了再踩地。
9、吹干头发再入睡
洗头洗澡时,要注意擦干水分,弄干头发后,再入睡,不然湿气进入体内,影响身体健康。
10、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天气干燥及阳光普照时多开窗,使空气流通。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除湿机,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本文由幸福文化出版社授权刊载,摘自《饮食决定去湿力:去湿中药茶汤,补脾不生病》,作者:杨淑媚(中国医药大学北港附设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 蔡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