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又一次新的开始。(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宋仁宗时期,有位年轻人游览寺院,遇到了一位老僧。次年,年轻人病亡,他的元神进入幽冥,却看见老僧从天而降,还带他走了一遭。原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又一次新的开始。
陈明远,名公辟,是兴化军人,曾经考中进士。他的父亲陈铸时任尚书都官郎中,广州府通判。
巧遇老僧
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年)春天,陈明远经过泗州,游览了普照王寺。当时,有一群僧人正在南院举行集会。明远绕过佛塔,从西厢走到大殿,东西两廊众人甚是喧哗。惟独有位老僧穿着破旧的衣服,倚靠着庭下的一棵树,阅读一卷青纸书。那本书放出一片光彩,照射到百步之外。明远见状,走到老僧身边,向他行礼。
老僧举起手,让他看那本书,原来是一本金字写就的《金刚经》,是梁朝傅大士之颂。傅大士(497─569年)原名傅翕,字玄风。他一生并未出家,但修行有素,与达摩、宝志并称“梁代三大士”。
老僧诵经自若,明远站在他身后静静地聆听。过了许久,僧人回首笑着对他说:“你也喜欢听经吧?”明远稍带恭敬地回答他。僧人读完后,就将经书交给他,说:“这是江南李氏所施,看你的样貌,应当接受这本经书。”明远很喜爱,接下经书就回去了。第二天,他取出经书对着太阳,但是经书并没有放出光彩,所以他读了一遍,就藏进了书箱中。
第二年,明远的父亲到海陵赴任,他也随父同行,但忽然得了重疾,医药无效,一夕就病死了。三天后,陈家将要大敛,发现明远体温在恢复,不一会儿他就苏醒了,过了一顿饭的时间,他就能说话了,不过族人反而受到了惊吓。
游历地府
明远自述,起初病情加重时,看见四卒深目虎喙,手持文书,上面盖着大印,但是字迹难以辨认。或许文书上写着抓捕明远的命令吧。他们抓着明远,铐住他的双手,向西北方走去。差吏看起来很凶暴。途经空旷的原野,到处都是尘埃,能见度很小。逐渐靠近一条大河,那里有一座守卫严密的官府。门外坐着几十名差吏,手里都是拿着棍棒,从府内传来阵阵拷打声。
僧人从虚空而降
三名差吏先进去,一人守着明远,站在大门外待命。一会儿,先前坐着的士卒全都起身跪拜。明远回头一看,一位僧人从虚空而降。僧人过门见到了明远,手持禅杖站着,脸上露出哀悯的表情。明远还没回过神儿来,手上的镣铐就已经自行解开了。他仔细地看着僧人,即在泗州时送他经书的那位老僧。于是,明远向他叩拜祈祷。
后来,有一差吏飞奔而来,呼叫明远,原来是明远的叔父陈釴。陈釴生前是太学进士,已经去世三年了。陈釴见到侄儿,询问家中之事,说:“我应当整理录冤簿三年,如今才二年,并不是佳职。”
陈釴生前有套衣服,藏在某处,他让侄儿焚烧后送给他。那殷切的叮嘱声,犹如在世时一样。陈釴还告诉明远,说:“世人不要冤冤相报。怨报重复犹如绳索,有人过了千百生都不能解脱,所以我任职的地方安排的差吏最多,收录冤情整理成册,等待了结的日期,但是冤冤相报没有终了。神君圣灵,尤其厌恶这一点。”他还没有说完,仿佛有人在叫他,陈釴就急忙离开了。
禽兽诸虫 都能说人话
老僧带着明远游览厅堂两侧的厢房,看见狱囚不下数百人,也有禽兽诸虫,都能说人言,正在与罪囚对质辩论。那群差吏见到僧人都是行礼而拜。
有个罪囚被大铁锁锁着,左右两边的文书几乎淹没了罪囚的头。罪囚言语吞吐,想说什么,但口里又不停地出血。狱卒使他自谳,如果所说罪行轻重不当,就会遭到鞭打。明远偷偷地看了一下,那人是他的表舅郑生。郑生生前为福建的官吏,平常喜欢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歪曲律法。他已经死了十多年了。
郑生见到明远,顿时声泪泣下,频频向老僧拱手行礼,一边又看着明远。老僧笑着,用禅杖一指,大铁锁就开了,直接堕到地上,然而郑生不敢起身,他的嘴里一直出血不已。
生前丢弃供养 地狱都要补吃
明远又看见五六个坐着的僧人,前面陈列着几十瓮腐烂败坏的饮食,味道非常难闻。僧人说:“这些都是他们生前丢弃的供养,所以要让他们再吃一遍。”
此岸彼岸
老僧又引领明远走到前面的大河,上到蜿蜒的虹桥上,望着彼岸的城府楼观,但见烟雾笼罩在上面,明远请求去看一看。老僧没有同意,说:“你要是过了大桥,就不能再回去了。”继而,明远随着老僧向东南方走去,四周的建筑人物,和人世差不多,只是天气阴沉,就像要下雨的样子,而途途中所遇到的人,往往都是他昔日所见过的人。有人戴着高冠,骑着大马,出入前后跟着一群吏卒。人们指责他们是为了名利权势之辈。他们想往前走又不敢走,样子很是狼狈,像是被什么东西逼迫一样。更有甚者叹息哭泣,后悔不已,想要逃跑但又不能。
老僧带着明远来到先前所经过的广野,遇到溪水迅速暴涨,他想起来时并没有溪水,担心过不去溪流。老僧拿着禅杖的一端,将末端递给他,走在前面带路。刚开始,溪水很浅,但走到水流中间,明远没有抓住禅杖,不慎跌到水里,因此惊慌大喊,从而苏醒。
明远死而复生,手臂上还有被拷的痕迹。他醒来后,发现老僧已在室内,满室香气扑鼻。亲族斋戒祈见者,也只能看到老僧的衣袍、禅杖、鞋履而已。
从那天起,老僧每天为明远讲授经义。他的声音圆润浑厚犹如钟鸣声,在庭户外的人,听到他的声音也会深感喜悦,一辈子都忘不了他的声音。
当时,很多人揣测,老僧可能是僧伽大师(唐朝高僧)。不过老僧说:“僧伽是我的师父。”将近一个月,明远完全恢复了健康。老僧对他说:“后十四年,我在祖山等你。”祖山即“庐山”。说罢,他就离开了。
陈氏按照陈釴的叮嘱,果然在某处找到了那件衣服,由僧人诵经后,焚烧给他。
神明记人功过,凭此责罚或奖赏,耽于苟安淫乐之人,又怎能逃脱?古人常说:“三尺头上有神灵。”。平日的一举一动,又怎能不谨慎反思?
到了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八月,明远回到莆田,拜访以前的故人,找到了张邦基。向他出示了那卷经书,也就是老僧交给他的那一卷。同时,向他详细地讲述了事情的本末。
因为死而复生的经历,陈明远变得善于言谈,谦和待人,对神明心怀敬畏之心,和以前很不一样。张邦基发现了他的变化,虽然死而复生之事太过离奇,但确实能让人引以为戒。后来,张邦基将事件始末记载下来,劝诫后人慎修明德,以免冥冥之中受到责罚。故事据《墨庄漫录》卷十。
责任编辑:任凤鸣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