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梁楷 太白行吟图(局部)(图片来源:东京国立博物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瑰丽盛唐,文化海纳百川,诗以唐为顶峰。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多为醉时所写。
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宋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是历代无数描绘诗仙李白的画作中笔墨最少却极得神采的一幅。梁楷仅用可数的几道墨痕,就勾画了李白的形象,图中的李白侧身而立,额头方折,发丝劲直,胡须微翘,下颌略仰,双手背在身后,简单至极,却异常生动,诗仙豁达直率的个性一目了然。李白那谪仙人一般惊才绝艳的才情、飘然洒脱的气度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又如何能统一到一笔一画之下呢?唯有这寥寥数笔,这样重神不重形的描绘,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把握他的神采与精神。
南宋 梁楷 太白行吟图(图片来源: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人物造像,黑白分明,浓淡相和,轻重相较。梁楷以高度概括的两条墨线,使形和神在一个整体中完全融合,不可分割。画中的李白神采飞动,洒脱自如,彰显人物之英气勃发,不屈之志。衣袖而下,笔意烂漫,墨韵淋漓,与肩部笔墨之谨严自律,形成一开一合之姿态,上下呼应。稳如泰山的站姿,欲言又止的自律,使李白的形象透出一股静净之气。
梁楷,生卒年不详,中国南宋画家,祖籍东平(今属山东),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工佛道人物、兼山水、花鸟。梁楷在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曾经被任命为画院待诏,但是因为不喜画院规矩的羁绊,就将金带悬挂在树上,自由生活去了,被人称为“梁疯子”。他早期画工笔人物细密工致,“院人见其精描之笔,无不拜伏”,后来演变简括粗放,纵笔挥洒,被称作“折芦描”。粗放的写意极富有创造性,粗粗几笔描画人物情态十分逼真。
《李白行吟图》代表了唐五代开始出现至南宋末年逐渐兴起的禅宗人物画的风尚。禅宗画的兴起是由于禅宗的兴盛,禅宗画不重画而重禅,旨在以画寓禅,因画悟佛法,因此不讲究形象的塑造,专意于意境的传达。这种画风在五代北宋初以石恪为代表,南宋末年梁楷得以发扬,元代又得因陀罗、颜辉等人传承。
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满纸清气。不管具体原因,梁楷、李白都抛弃了富贵荣华,都没有什么骄人的政绩,但是,他们留给历史的一笔是谁都抹不掉的。一如三国曹丕所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之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此处所谓的“文章”,其实是“文化”和“道”也!那么,何必跟人攀比富贵荣华、声望地位?何不比一比文化品味、道德修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