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外交部“战狼”代表 赵立坚(图片来源: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6月23日讯】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提到:“(国际传播)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此话一出,多家外国媒体不约而同地报导中国未来可能调整外交方向,但多半仍抱持观望态度。中共高层或许意识到强硬外交政策造成负面效果,要求“战狼”变“熊猫”,但国际既定形象已成,在整体对外战略不变下,未来习近平是否从其他二轨交流着手,来挽救中国岌岌可危的形象?其中作为研究公共政策、提供政策建议的中国智库可能扮演什么角色?
习近平希望战狼“披羊皮”、“扮熊猫”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常于每月召开会议,并于同日进行集体学习。集体学习的主题、频次与授课者,代表中共高层看待目前治理问题的态度,及对未来发展的方向。十九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媒体传播”举行过2次集体学习。从授课人员观察,2019年参访对象为《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本次则邀请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进行演讲与提出建议。张教授经常与鹰派学者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相提并论,似乎与习近平“谦逊谦和”的要求不太一致。
虽然《新华社》报导未提及具体授课内容,但观察习近平谈话内容,推断其并非不满“战狼外交”基调,而是希望外交宣传部门能提升传播效能。故此,未来中共可能会采取新做法,减少“流氓发言与行动”,防止西方政权与媒体抓住中国小辫子,但“战狼外交”整体对外战略并不会有重大调整。
中国智库可否成为新战狼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王文教授统计,目前中国大专院校、社会科学院及党校与行政学院系统、部委研究机构与民间研究机构的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约有100万人。在中国外事人员脱序行为,及发言人与官媒流氓言词屡创中国国际形象,甚至使“北京面临六四以来最严峻国际形势”的危机下,中国智库或可能被官方委以重任,扮演“狼的喉舌”替北京当局发声,讲外交人员“不适合讲的话”,并研拟对外宣传策略建议。中国外交副部长乐玉成在2020年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上,便要求智库要增加政治敏感性、讲好中国故事与积极贡献智慧,特别是反华势力对共产党或中国政府恶意毁谤,专家学者应勇于站出来批驳,为党为国辩护。习近平亦在本次会议中提到:“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
2020年北京大学“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SCSPI)”推特平台就曾以频密发布假讯息的手段,试图混淆国际视听。鹰派学者金灿荣、胡锡进等人于近年开设Youtube频道,本次集体学习授课的张维为亦于今年1月开设twitter,并经常接受《富比士》(Forbes)、《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 English)等外媒专访讲述中国模式。
虽然目前中国智库对外传播能量仍集中在少数知名学者上,大部分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声音仍仅在中国国内媒体或外宣媒体上传播,但随着外事部门“扩大朋友圈帮忙发声”的需求增加,未来或有更多的智库学者投入“说好中国故事”的行列。但事实上,大国形象并非朝夕可以形塑,亦不是透过任何华丽词藻或专家言论可以改变,而是“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惟有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风范”,方才是成为“谦逊可爱”的君子之道。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