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指,地方政府或再不能自由支配土地出让收入。(图片来源:STEPHEN SHAVE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6月7日讯】(看中国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近日,中国财政部联合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央行发布通知称,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有分析指,地方政府或再不能自由支配土地出让收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财政部通知显示,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统一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并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上述政策自2021年7月1日起,选择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征管职责划转试点,探索完善征缴流程、职责分工等,为全面推开划转工作积累经验。
报导说,有观点认为,作为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出让金”征收部门的划转,可能意味着未来土地出让收入归属发生改变,资金分配格局会发生改变,地方财政或许自此告别土地出让金。
据《新京报》报导,“土地出让金”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占比不低。数据显示,2021年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0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1351亿元。1-4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1383亿元,占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7%,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2%。
多位财经专家否认了这一点。称土地出让收入的归属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征收部门发生了改变。原来是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现在是税务部门征收,但这笔收入还是归地方。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分析说,如果土地出让收入的归属和资金分配要发生改变,必须出台新的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的体制机制,在没有这样的体制机制变化的背景下,不能说土地出让收入的归属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就会发生改变。
不过,天钧政经智库研究员任重道指出,这对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是有冲击的。以往地方政府控制的城投公司拿地后,地方政府再把资金返给城投公司,相当于地方政府无成本的进行土地开发。而房地产开发商以前拿地可以缓交土地金,甚至可以和地方政府谈谈折扣。现在转税务部门征收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一些暗箱操作就不好办了。
《每日经济新闻》报导称,中央此举是为了推动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杨畅分析,未来转由“垂直条线”的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使得中央政府完全掌握地方土地出让收支的具体情况。
而对于房地产行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房地产开发商减轻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的协调空间可能被压缩。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说,由于土地市场的复杂性和各地土地出让金征收的不透明,过去存在很多“可操作性”空间,土地出让金进入国库的过程有可能被人为干预。
而划转后,相关土地交易后,自然资源部门需要提交土地交易情况,税务部门也要审查交易情况和督促房企缴纳土地出让金,房企在缴纳土地出让金价款过程中,需要和税务部门接触,相关金融风险就会减少。
专家解读说,土地出让收入的归属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征收部门发生了改变,跟以前并没有区别。网友却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以前是自己拿着工资卡,以后是老婆拿工资卡。钱都是家里的,但是想消费不是自己说了算了,得征求老婆意见。”
海外社交媒体油管(YouTube)财经频道“财经冷眼”对此表示:“以前卖地收入一直是地方政府在收,没有动用税务系统,所谓土地财政就是地方小金库,收多少,怎么用,中央几乎不知道,关键是这个小金库还非常不‘小’,去年收入8.4万亿元,自己收自己花,当中腾挪的空间非常大。现在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中央可以说是直插地方,从财权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极权控制。”
北京异议人士季风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一旦失去土地财政的支配权,就会想其他方法获取经济利益。季风说:“地方政府的权力只会越来越小,矿山出让金也缴税务局,非税收事项都要收归国有。地方政府卖地钱上缴,以后只能进行所谓旧城改造,强拆房屋就会越来越多。”
学者张先生对自由亚洲电台说,北京高层除了加快大型民营企业家国有化部分,有迹象表明,当局对地方政府的权力也在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