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王羲之写书法的老师竟是“她”(图)

作者:雅兰 发表:2021-04-29 07: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教导王羲之写书法的老师居然是一名女子!她就是卫夫人卫铄。图为王羲之像及其《兰亭集序》。
教导王羲之写书法的老师居然是一名女子!她就是卫夫人卫铄。图为王羲之像及其《兰亭集序》。(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图/维基百科)

提及书法,大家都知道被称为中国“书圣”的王羲之。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王羲之的老师居然是一名女子,她就是拥有杰出才华的东晋书法家卫铄,世称卫夫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一名奇女子。

《书断》里,介绍卫夫人名铄,字茂猗。不过,后世为何多称她卫夫人呢?因为她的丈夫是个太守,是当官的,因此别人尊称她卫夫人,就跟《红楼梦》里边的王夫人、邢夫人一样,古人一般避讳直接称呼名字,故称夫人是一种尊称。

古书上记载,王羲之七岁就拜卫夫人为师,学习书法,学到十二岁的时候,已小有所成。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提到,“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王右军指的就是王羲之,右军是一种官职,王羲之曾做官做到右军将军,所以别人也称他王右军。

卫夫人有个《近奉帖》,里边卫夫人向别人推荐王羲之,原文“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王逸少,就是王羲之,他字逸少。真书是指楷书。楷书被称为真书、正书和正楷。

从《近奉帖》中我们看到王羲之向卫夫人学习楷书,王羲之的行书我们可能知道《兰亭集序》,那么,王羲之的楷书写得如何呢?《晋书》中说:“王羲之,字逸少。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这里提到的“隶书”,指的是魏晋以后由通行的隶书演化而来的“楷书”。

王羲之的楷书最有代表性的有《乐毅论》,主要内容是战国时的名将乐毅征讨各国的事情。唐朝大书法家褚遂良在《晋右军王羲之书目》里,把《乐毅论》排在第一位,褚遂良:“乐毅论笔势精妙,备尽楷则。”也就是这篇文章用笔之妙,足以成为后世的典范。

王羲之另外一个有代表性的楷书是《黄庭经》,《黄庭经》又名“换鹅帖”,为什么叫“换鹅帖”呢,据说王羲之非常喜欢鹅,他经常观察鹅在水中划水的动作,来感悟用手腕写字的技巧,有个道士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字,他就养了一群白鹅送给王羲之,请王羲之帮他抄写一部《黄庭经》。

所以王羲之不仅行书写得好,他的楷书也写得非常好,那么他老师卫夫人的字写得如何呢?想必也是写得一手难以匹敌的书法吧!卫夫人的楷书写得是非常美,后世称为是“簪花小楷”。意思就是这一个个字就像一朵朵含苞未放的花一样。

唐代有个书法家张怀瓘,他写了关于书法的著作《书断》,里面品评了从秦汉至唐朝的一百二十多位书法家。这本书中形容卫夫人的字有四句话:“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就是说卫夫人的字像一块块碎玉冰清玉洁,又如瑶台上月光那样柔美,婉约如一树花开,字体间的安静和清爽,犹如清风拂面,让人神清气爽。

卫夫人为什么能把楷书写得这么好呢?卫夫人出生在书法世家,家族中很多长辈都是当时的书法家,她的曾祖父卫觊、祖父卫瓘、她的叔叔卫恒,当时都是大书法家,在这种家族背景下,卫夫人从小喜欢书法,而且也非常勤奋,据说她们村口有个池塘,卫夫人每次写字一写就是好几个时辰,写完字就把毛笔拿到村口的池塘把笔洗一洗,天长日久把那口池塘的水都洗黑了,后人把这池称为卫夫人洗墨池,足见她的用心刻苦程度。

卫夫人不仅字写得好,她对书法还很有研究,她还有一本著作《笔阵图》,里面阐述如何写好书法的传统法则,成为后世学习书法的重要著作。

既出身书法世家,天资聪明勤奋,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卫夫人向钟繇学习,钟繇是谁?钟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也被称为楷书的鼻祖,钟繇所处的时代正是汉字字体,从隶书到楷书演变的重要时期,钟繇把楷书发扬光大,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被称为楷书的鼻祖。钟繇的作品《宣示帖》被称为第一楷书。

话说当楷书出现了之后,人们发现这种字体清晰明了,不像草书、篆书那样可以随意变化形象,这种字体很固定,所以人们称它为正书、真书、隶书,我们可能在有些资料里看到说卫夫人擅长正书、真书,其实就是指楷书。后世所说的楷书,这个楷字也有楷模、楷则、规范的意思。后来又演变有行书,如果偏楷书一点叫行楷,偏草书一点叫行草。

在所有的汉字字体中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等很多都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了,现代我们除了写书法,平时很少用到了,但唯有一种字体,一直沿用了几千年,从秦汉时萌芽一直使用到现在,那就是楷书。

宋代出现了活字印刷术,就是以楷书为基础的,这种宋朝的印刷体被称为宋体,直到现在我们电脑里关于汉字字体,一种通用的字体还是宋体。

也有学者认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出现,都是为了奠定楷书的出现,楷书之所以能够成为几千年来字体中的长青树,或许它本身就蕴涵深意,楷书字体非常端正简洁,人们在书写的时候性情也会变得中正平和,不像草书一样放任人的性情,古人在做很多事情之前都会先正心诚意,当人心正意诚,更容易把事做成,做人如此,字也如此。或许这也是它流传千年的原因之一吧。

楷书的形成也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它也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离不开前人的一些积淀,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中记载:“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

这段话记录了在书法演变过程中的一些承传,在《太平广记》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蔡邕非常精通书法,他年轻的时候曾去嵩山学习书法,有一天他走入了一个神秘的石洞里边,发现洞里边有一部书,这部书的八个角都散发着光芒,他翻开一看里边记录著书法的创作秘诀,写的都是秦朝时期李斯、史籀(传说中创立大篆之人),他们如何写字的法则,蔡邕如获至宝,高兴得手舞足蹈,一天不吃不喝看这个书,口中念念有词,好像和书中的古人对话一样,后来蔡邕研究了这部书三年,终于获得书法中的精要,从此书法大有长进。

熹平四年,汉灵帝希望重整一些儒家经典,他就命蔡邕等人把这些经典整理之后刻在石碑上,即《诗》、《书》、《礼》、《易》、《乐》及《春秋》。蔡邕亲自在石碑上书写,让工匠雕刻,碑一共四十六块,历时九年刻成,史称《熹平石经》。而蔡邕的字被人评价:“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也就是说蔡邕的字仿佛有神助一般。

后来蔡邕把这些书法精要传给他的学生崔瑗和他的女儿蔡文姬,蔡文姬又传给了钟繇,钟繇成为楷书之祖,卫夫人学习了钟繇的书法精要,把它传给了王羲之,王羲之成了中国的书圣

楷书的鼻祖钟繇创立了楷书,那时候的楷书脱胎于隶书,还有点偏隶书的古意,而经过卫夫人“簪花小楷”的承传,到王羲之的时候,他已经把楷书发展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了,所以在历史上他们两人被称为“钟王”。

最后我们再来理一下顺序,中国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有个发展演变过程,在这所有的字体当中,楷书成为字体中的长青树,一直使用到现在,我们现在电脑打出来的常用汉字字体——宋体,就是以楷书为基础的字体。而从楷书之祖钟繇到中国书圣王羲之之间,一位女子起到了重要的承传的作用,她就是卫夫人。



责任编辑:吾星蓬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