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的情况下,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堪忧。(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4月3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国务院官网4月2日发布新闻稿,李克强称保市场主体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目前中国有市场主体超过1亿户,但是在“国进民退”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堪忧,经济受创。
截至去年9月末的数据显示,中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共计1.34亿户。其中,企业4200万户。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64.1万户;个体工商户9021.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2.2万户。
个体工商户带动就业人口数量超过2亿,是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
4月2日,中国国务院官网发布文章,李克强称要发展市场主体,“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讲‘稳’和‘保’,突出的是要保市场主体和稳就业。”李克强说,“市场还是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李克强强调,“最终真正撑住经济基本盘,上亿市场主体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经济连年下滑,北京当局在2018年7月30日中共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稳就业和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去年4月17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又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李克强再次提及保市场主体和稳就业,也凸显COVID19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打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去年底表示,中国的失业人口恐怕高达上亿人,明显高于官方的统计数字。
姚洋接受腾讯财经采访时说,尽管中国受疫情直接影响的时间较短,但它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仍然很深。有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被迫关门。而对于这些利润微薄的企业来说,关门后再想重开有相当大的难度,其中的一些企业恐怕永远消失了。
并且,“国进民退”的现象愈演愈烈,中国的网络和民间有关“国进民退”、“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讨论始终没有降温。
近年来,中国经济“国进民退”的现象引发各界关注,国有企业挤占民营企业各类资源。但是,民营企业始终为中国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创造了50%以上财政收入;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就业,民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0%以上。
《美国之音》4月2日发文认为,阿里巴巴北京总部设党委,进一步凸显中共与民企的纠葛。中共《党章》和《公司法》早有规定,有权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作为统战工作的一部分,中共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民营企业制度”,强调党在民营企业要有三权:人力资源权、监察审计权、领导工会权。“现在还是要加强国企方面的技术能力,因为私营经济一般要比国营的效率高,毕竟国营经济是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所以一定要加强公企的技术及赢利能力,这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方式。”
美国的中国问题学者、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研究员斯科特·利文斯顿(Scott. Livingston)撰写的《中共盯上私企》一文,认为中共将党对商业领域的控制正规化,对国际贸易及其现行规则影响甚大,迫使越来越多的自由市场经济体进行抉择。
中国内地媒体报道说,中国已有158.5万家民营企业建立了党组织,超过民营企业总数4成。民营企业盈利大户半数以上已设有党的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