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油的选购,牢记“一选二用三存”。(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蠔油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调味料之一,很多家庭用来调味、炒菜和做蘸料用,看似平平无奇的食材,有的食材加入了蠔油一起烹调,就能让食材增添鲜味,吃起来口感更好了。蠔油之所以有很好的提鲜作用,是因为蠔油是用牡蛎熬制而成,因此蠔油里的主要成分里肯定是少不了蠔汁,没有“蠔汁”的蠔油,就不能称之为蠔油了,而且蠔油虽然有很好的提鲜作用,但也不能任何菜肴都随便乱用。
真正纯正的蠔油是用牡蛎熬制而成,经过滤浓缩后而成,也被称之为“蠔汁”。到市场选购蠔油时要学会如何选购,有一些蠔油其实“水蠔油”,成分里“蠔汁”特别少,而且还有很多添加剂组成,这种蠔油并不是优质的蠔油。告诉大家在购买时的妙方,牢记“一选二用三存”(蠔油选购、蠔油使用、蠔油存放),学会保证不会出错。
一、选购蠔油3技巧
技巧1:看蠔油包装上的配料表——(没有“蠔汁2字”的不要买)
不同品牌、不同价位蠔油的包装配料表上用的配料是不大一样的,而且在配料的排序位置上也不大相同。因为根据《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要求食品在配料表里明确标示食品的组成成分和配料清单,标注的成分必须以根据添加的量递减的顺序进行标注。
技巧2:看清标准号GB/T21999
超市里上架的蠔油大多都会有这个编号的,如果有的就认准:GB/T21999的来购买。GB/T是什么意思?它是代表国家(中国大陆)标准推荐的产品编号。有质检保证的。如果编号是其它字母开头的则是地方或者个人作坊制造的,不建议购买。
蠔油呈红褐色,并且是粘稠状,能够挂壁的最好。(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技巧3:看蠔油的粘稠度
蠔油呈红褐色,并且是粘稠状,能够挂壁的最好,这个步骤的判断,可以在确定配料表成分之后买回家来看。蠔油的体态浓稠流行速度比较慢,而且出现很明显的挂壁效果是好蠔油。如果比较稀薄,流动相对顺畅的不建议购买。
二、蠔油的使用——“4用”、“3不要”
蠔油作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配料之一,在很多人的厨房里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在炒菜烹调的过程中,都习惯加入少许的蠔油来提鲜,各种以蠔油为菜名的美味菜肴也不在少数,各种蠔油生菜、蠔油香菇、蠔油鸡翅等等,这种菜肴在烹饪的过程中都少不了蠔油的添加,加入了蠔油一起烹调,味道更是鲜上加鲜了,但并不是所有的菜肴在烹饪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到蠔油的,用法不对不但不能提鲜,还浪费了食材。因此在使用蠔油时,还需要注意以下这“4用”、“3不要”。
“4用”:以下4种情况可以适当使用蠔油:
1、拌料、蘸料。
很多凉拌菜里本身没有任何味道,基本上都是靠配料来提味的,在凉拌的配料搭配里生抽、蠔油都是必不可少的,对提鲜增香很有帮助。另外我们在吃火锅、白灼之类的美食,都喜欢调一个自己喜欢的蘸料,这个时候适当的在蘸料里加入蠔油,蘸食材吃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2、肉类食材上浆、调味。
平时在烹饪各种肉类食材的食材,有的需要提前腌制一下,也就是给肉菜上浆,这样烹饪出来的肉更鲜嫩,这个时候加入适量的蠔油可以提鲜,让肉菜更是鲜上加鲜了。在炒肉、红烧肉、酱焖肉等等,加入少许的蠔油也有很好的提鲜作用。
3、海鲜类。
很多海鲜食材本身也很鲜美了,在烹饪的过程中加入少许的蠔油,可以让味道更鲜上加鲜。
炒蔬菜加入蠔油既能提鲜,还不破坏色泽。(图片来源:Adobe stock)
4、蔬菜调味。
蔬菜的烹饪也可以适当的添加蠔油,用蠔油来替代鸡精,蠔油也有很好的提鲜作用,有的人炒蔬菜喜欢加点酱油提鲜,其实加酱油会破坏蔬菜的色泽,加入蠔油既能提鲜,还不破坏色泽。
“3不要”如下:以下这3种情况建议不要放蠔油了:
1、建议不要与辛辣调料、糖、醋一起使用。
蠔油本身味道鲜美,使用蠔油调味,建议不要与辛辣调料、糖、醋一起使用。因为这些配料一起烹饪的食材本身就是比较“重”口味了,加入蠔油的作用微乎其微,蠔油的鲜味会被配料遮盖住了。例如:糖醋排骨、辣子鸡等菜肴。
2、不要煮太长时间,鲜味会流失。
蠔油不要在锅中久煮,会失去蠔油的鲜味,使蠔香味逃散。一般是在菜肴即将出锅前或者出锅后趁热加入的,出锅前和食材一起炒均,即可。
3、不要直接用于拌菜。
都知道蠔油和蔬菜、凉拌菜时绝佳搭配,但是蠔油不要直接用来拌菜,拌菜时最好用高汤调开,再进行拌菜,或者先下油锅和大蒜一起炒香,勾芡浓稠再用来拌蔬菜,这样吃着更香,直接放的话鲜味不容易均匀的发散出来。
四、蠔油如何存放
说到蠔油在使用和存放这点很多人都要吐槽了,尤其是蠔油的使用每次从瓶口里倒出来都是到处都是,而且量还不好把握,可以把蠔油翻在一起按压的玻璃管里,这样用多少挤多少,比较方便。蠔油如果保存方式不对,黏度会变稀、鲜味大打折扣,甚至有的还会出现变质的情况。买大瓶装一次打开,使用的时间太长,容易出现鲜度降低的情况,建议小瓶用完再买新的。另外蠔油开盖后放冰凉保存比较妥当,不要放在靠近炉灶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这样容易让蠔油受热,鲜度降低变稀。常温下尽量要避光、避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