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闱闱道来】张爱玲的家世 晚清历史里的先祖
1954年民国知名女作家张爱玲在香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我第一次读到晚清末年的小说《孽海花》这本书时,写晚清最后一个状元,名臣洪钧和名妓赛金花的故事,书中情节起伏,引人入胜。然而,当我看到庄仑樵 (张佩伦),才顿时激动起来----呀!这是张爱玲的祖父呀,他在这里呀!张佩纶籍贯河北丰润,张爱玲说那里乡野荒僻,“比三家村只多一家”,但张家也是书香门第,一路都有人读书做官。张佩纶的父亲是李鸿章的同僚好友,曾经官至安徽按察使,逝世很早。根据史料记载,张佩伦本人生于杭州,同治年间的二甲进士,年少便初试功名,24岁便为翰林院编修,他属于当时官场中的清流一派。
在《孽海花》里,对于李鸿章和张佩伦的翁婿情份,是这样说的。张佩伦在李鸿章的书房见到他娇养在闺中的小女儿,惊鸿一瞥。在中堂的暗示下,他翻阅到小姐为他的遭际,而写下的诗。当中那一句“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是深入肺腑的知己之言,格外地抚慰这位流放书生的心。他潸然泪下,充满了对知己的感恩。于是有了后来的故事。
基隆南望泪潸潸,闻道元戎匹马还!
一战岂容轻大计,四边从此失天关!
焚车我自宽房琯(管),乘障谁教使狄山。
宵旰(gan)甘泉犹望捷,群公何以慰龙颜。
痛哭陈词动圣明,长孺长揖傲公卿。
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
宣室不妨留贾席,越台何事请终缨!
豸冠寂寞犀渠尽,功罪千秋付史评
这样的故事情节,还有这样的诗文,都是身为读者的我们所心领神会的。毕竟,在此之前,我们有《红楼梦》,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一路读下来。府邸深沉的钟鸣鼎食之家,失意的人总是要赋诗的,一心报国的书生们总是长吁短叹的,而这样的失意,也总是会被安慰的。这是我们熟悉的从前的中国的情节,我们对此,心领神会,照单全收。而在这样的情节里,还有一位温婉可人的小姐,成为书生的贤妻。这就是张爱玲的祖父和祖母的故事。当时的张沛伦年将四十,原配病逝,留有一名儿子张志潜。而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耦二十出头,但在当时的时代是属于晚婚了。因为李鸿章宠爱女儿,两个女儿都是留到很晚才出嫁。嫁的也都不甚合理,一个是嫁给年长很多的失意清流官员做填房,一个是嫁给了一个李中堂甚为欣赏的官吏家的公子,那位公子比小姐小了五六岁,据说小姐一辈子都被对方嫌太老。这也是张爱玲的小说《创世纪》里头的祖母紫薇的原型,祖父一辈子和祖母斗气,闹別扭,当年的老太爷,祖父的父亲,最是敬重这个祖母,不敢当儿媳,而是一直敬奉为师妹的,也是因为家世实在太显赫的缘故。
有一本书,名叫《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是综合收集了1876年----1900年前后,欧美各国的对华使团或媒体记者对于李鸿章的纪录,从28万字的报道、200张珍贵影像中,讲述了李鸿章和他的家庭,其中就提到了李鸿章嫁女的显赫场面。
“所有的天津人都在为李鸿章女儿的婚礼而激动着。这场持续三天的婚礼将在这周举行。这是今年的一桩大事儿。经过时,我看见衙门里摆放着鲜花。有人告诉我,婚礼的礼物装满了三个房间。玉石、珍珠、宝石,以及大量的丝绸和丝绒已经送了过来。李鸿章是清朝北方贸易的监管者,所以所有大商人都给新娘送上了礼物。”
“送礼物的方式是这样的:如果是小物件就放在托盘上,一些大的礼物则放在篮子里。托盘用红丝绸盖着,这在清朝代表着好运。此外,还有大量的礼物是每样一件的奉上,意思是新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根据清朝礼仪,只有最贵重的礼物才可以送出手。”
“新娘子穿着大红色礼服。据说她的头上戴着非常沉重的珠宝,以至于在整个仪式当中,必须有人从旁搀扶。新娘现在23岁,据说长得很漂亮。清朝人跟美国女人一样八卦。现在在上层社会流传的说法是,李鸿章的夫人很反对这桩婚事。据说,当李鸿章跟她说要把女儿许配给张佩纶时,这位夫人给出了一番说辞,说新郎比新娘大20岁,而且没有什么官阶。事实上,在几年前新郎就有很高的官职,但在处理中法战争事务时,因为他的犹豫而失宠,被免了职。”
在成为李鸿章的女婿后,因为避嫌,李鸿章反而不能格外地重用这位女婿。但丰厚的陪嫁,使得张沛伦夫妇隐居林泉精舍,渡过了美好的婚姻生活,他们生了一对子女,女儿张茂渊,而儿子,便是日后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
张沛伦过世很早,55岁左右就去世了,李菊耦不到四十开始守寡,也没有长寿,死的时候,儿子只有十多岁,不曾成年,女儿则更小。所以,家业和这对兄妹,都归张佩伦的长子张志潜所接收和管理。张佩伦的家族子弟,读书做官的也很多,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譬如有一名堂侄张人骏,历任过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和袁世凯是亲家。还有一名堂侄,是张志沂的堂兄,张志潭曾经任北洋政府的交通部长,有一段时期,张志沂曾经依靠这名堂哥做事,搬家到天津居住。而张志沂张茂渊这对兄妹成年后,因为家产分配不公,和同父异母的兄长对簿公堂,打了很长时间的官司。中途,张爱玲的父亲又被打通关节,中途变节,就变成了妹妹张茂渊一个人对那个兄长打官司。自然,张茂渊对自己的亲哥哥张志沂也是失望至极,兄妹反目成仇,不相往来。所以,张爱玲的成长过程中,成天就是耳闻目睹的是大家族里的亲人反目,显赫的家世背后,子弟的败落,现实生活中的窘迫。
在张爱玲晚年出版的自传性影集《对照记》中,以温情和调侃的语气写到祖父张佩伦的故事-----所有的书生意气都是相似的,张翰林在朝廷上左参一本右参一本,提出改革意见,一时间参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他也参了李中堂。因为他好谈论用兵,被朝廷以三品大员的身份,委以统领福建海事重任,派去福建,率领北洋水师抗击外寇。而不谙水性的书生,败仗后获罪,被流放到黑龙江。再回京时,李鸿章不计前嫌地招他为幕僚。
张爱玲以晚辈惯常的忤逆,对其中一句“基隆南望泪潸潸,闻道元戎匹马还.”商榷“基隆”是不是“鸡笼”呢?又说其实这首诗也不大可能是她的祖母写的,并且,她的祖母也不大可能在父亲的办公室遇到他的幕僚。然而,她家祖父祖母,也并非不谙文墨,不风雅的---他们是隐居于小园林的神仙眷属,还曾合伙著书呢。写过食谱,虽然那食谱在孙女儿的眼里,照样地并不高明。夫妇俩还合写过一部武侠小说呢,当然,只是是内刊,印了几十部,仅限于家庭成员,亲友团内部发行——她这样东一句西一句,世人承认的她不承认,世人认定的她否定。然而,她的祖父祖母,是好姻缘,好眷属。在岁月里不刻意记起,也令她刻骨铭心。她这样写:“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然后是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在这里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张爱玲从来不曾见过她的祖父祖母,和自己的父母,也都不是什么父严母慈子孝的善缘,她成年后,受姑姑的影响,与亲戚间一概不往来,却忠实地记得他们的故事,那些高墙大院的家族里,错综缠绕的情和仇。她最早的创作,取材于她的族人。晚年,更是一次一次地走回她的家族,回溯她“漫长得近乎永生的童年。”
因为二战日军占领香港,她中断学业,回到上海来卖文维生,一篇一篇小说写出来,逐渐地得罪了全族,至少我们晓得,《花凋》里头,“酒精里泡着的孩尸”,“自民国以后时间就没长进”的舅舅家,是极恼恨她的,因为她写小说暴露家丑,然而她父亲已经管不了她了,且极为遗憾她母亲本来是有权威的,然而去国离乡多年,失却了权威,对这忤逆的女儿也管教不了了。
《对照记》和《小团圆》都是张爱玲在美国时的后期作品,她写到父亲饭后消食的习惯——绕室吟诵古书,滔滔地不歇气的样子,会觉得心痛。因为这满腹诗书在新的工业时代,毫无用处。
她写祖父祖母的时候,已然孤老一人,看得见的来日无多。她冲淡的笔调,然而无限深情地写下:“我没赶得上看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是静静地淌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对照记》于1992年出版于台湾皇冠出版社,1995年,张爱玲便逝世于洛杉矶。在世人眼中,《对照记》是张爱玲对读者,对人世的告别,如张迷所熟心的那一种形容:“一个苍凉的手势”。在这最后的文章里,没有她的婚姻和丈夫的影子,也看不见她详细着墨的人生经历。她倒是深情地讲述着她的祖父祖母,她的姑姑——终其一生,她从来没有真正地离开她的家族。我想,那不仅仅是一种血脉的联系。更本真地,是她生活在那个家族里,一如她终生住在《红楼梦》里。虽然,她对待他们的方式是挑剔的,眼睛尖到刻毒的地步,下笔也毫不留情,写尽了没落世家子弟的难堪。
这是一种回归,如落叶在风中辗转,飞旋,仿佛要飞成一只脱线的风筝,向着天空奔去,却旋转着,终于落地,被大地母亲叹息着,揽入怀抱。
责任编辑:李云飞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G7声明验证最大黑帮 北京翘首以待一线生机(图)
-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还宋霭龄一个清白(组图)
- 永恒的生命 各地传说中的不死神鸟(图)
- 历史上的亡国论(组图)
- 【戴东尼专栏】中国三百多年前的高级私人订制(组图)
- 风靡世界的蒙特梭利教育给父母什么启示?(组图)

- 【12月20日大选更新】川普会见鲍威尔与弗林将军(图/视频)
- 炕上女人的“害羞事” 彭德怀万里都看见了(图)
- 无头巨佛裂山而出 高僧:天下将大乱(图)
- 【中国时局】中共高层出现叛徒?(图)
- 习近平真的动手了:马云会东窗事发吗?(组图)
- 【独家】曝马云“人人喊打” 习近平想要他的命(图)
- 有大事要发生?广东无预警停电 国网进入“战时状态”(组图)
- 6种行为缩短男人寿命 排第1的很多人都有(组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是“肺经”不通(组图)
- 不用花太多时间的美食:日本丼饭(组图)
- 监委:中共介选 对台认知战年砸逾兆(图)
- 苹果推出10年来首款新品 势头或盖过iPhone(图)
- 为核武金正恩六亲不认 美估半数外汇收入来自网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