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中的尼古丁、焦油成分能够刺激肝细胞增生,导致癌症高发。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发生在中国。世卫组织预计,2015至2030年间,中国将有约1000万人因肝硬化和肝癌死亡。这不禁让人发问,中国的肝癌患者为何如此之多?
中国成肝癌大国:患者和死亡病例占全球50%以上
研究认为,中国的环境比美国更容易让同族人得肝癌。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2014》指出,2012年中国新增肝癌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占全球新增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的一半以上。2012年我国新增肝癌病例394770例,占到了全球肝癌新增病例的50%。我国肝癌死亡病例也居高不下,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在中国,肝癌发病率高于0.02%以上,而欧美大部分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只有0.005%左右。用“肝癌大国”来形容中国,并不为过。
曾有美国科学家针对美国的白人和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的肝癌发病率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中国人肝癌发病率,比在中国出生长大的中国人低3倍。研究认为,中国的环境比美国更容易让同族人得肝癌。数据落差巨大的背后,到底有着哪些“环境”因素在作祟呢?
乙肝成主因:中国早期医疗条件差及防控机制不足
“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巨大的乙肝病毒携带人口基数,为肝癌的肆虐提供了“温床”。
但是,为什么我国会有这么多乙肝病毒感染者呢?追根溯源,这在于国内早期医疗条件差及防控机制不足。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这三种途径传播。早在2001年,便有国内调查显示,在农村地区,88%的注射用针头存在卫生问题,而这主要是医务人员重复使用未经充分消毒或根本没有经过消毒的针头所致。在恶劣的医疗环境下,乙肝感染呈全国性流行。
酗酒成“帮凶”:中国式“酒局”害人不浅却“不得不喝”
研究表明过量饮酒是引发原发性肝癌的途径之一。
饮酒可增加患原发性肝癌的风险,但在国内“差序格局”式的人情社会中,为了维系“关系网”,“酒”是成年人无法绕开的一个环节。许多职场人明明知道饮酒无益身体,但“不得不喝”,甚至饮酒过量,进而诱发一系列疾病。
研究表明过量饮酒是引发原发性肝癌的途径之一。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多种慢性肝病,并且能够增强乙肝病毒等诱发原发性肝癌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肝癌。
特别是在近年来,酒精中毒性引起的肝癌呈异军突起之势。南京市第二医院2013年收治入院的400多例重症肝炎病人中,有近1/3是酒精中毒性肝炎。要知道,在许多欧美国家,肝炎较少,饮酒才是慢性肝病的重要因素。
令人担忧的食品质量安全:黄曲霉毒素B1氾滥
提到肝癌,就不得不分析下黄曲霉毒素的“贡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粮食受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更高。有学者对全球范围的原发性肝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黄曲霉毒素B1在4.6%至28.2%的病人中起决定性作用,尤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由曲霉属真菌所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它主要在温暖、潮湿环境下的玉米、花生、稻米和小麦等谷物中产生。
在肝癌高发区尤其是南方以玉米为主粮的地方调查提示,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黄曲霉毒素B1对粮食的污染有关。我国的肝癌高发区,集中在广西扶绥、江苏启东、广东顺德、福建同安等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肝癌高发区的居民食用的粮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现象。
日趋恶劣的外在环境:汽车尾气、尼古丁等导致癌症高发
油炸食品中的三四苯丙芘、丙烯酰胺等成分,对肝脏损伤非常大。(以上图片来源皆为Adobe Stock)
另外,中国肝癌患者总数占世界范围的一半,这与日趋恶劣的外在环境和不甚健康的日常饮食也关系紧密。黑龙江肝胆外科专家吴德全教授介绍,汽车尾气以及油炸食品中的三四苯丙芘、丙烯酰胺等成分,对肝脏损伤非常大,同时也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中明确列出的高危致癌成分。此外,吸烟中的尼古丁、焦油成分能够刺激肝细胞增生,导致癌症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