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蜀国弱小的前提之下,仍然不忘克复中原的大志。六出祁山,主动出击。(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南宋谢枋得在《文章轨范》引用青城山隐士安子顺之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必不慈”。由此可见,《出师表》、《陈情表》和《祭十二郎文》这三篇文章堪称古代经典文章中的典范,内容情真意切,其精忠、至孝和纯情深得读者的共鸣。这三篇文章之中尤以诸葛亮的《出师表》在后世评价最高,流传最广,称得起是一篇千古绝唱。
幼读《出师表》之时,虽然并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但印象最深的词句是其中的三句名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名句也经常为后人引用。
汉贼不两立 忠义传千古
青年时代当我通读《三国演义》时,内心充满了许多疑问而不得其解。记得当时于其中最大的疑问就是蜀国在同时鼎立的三个国家之中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在军事及各项实力都不如另外两个国家的前提之下,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六出祁山,主动出击?而且魏国虽然强盛却并没有侵蜀,即使不愿意屈就称臣,蜀国只要坚守险要关隘就足以自保,大可不必冒险与大国争强。而且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他的得意门生姜维明知其智慧不如其先师,却也不畏艰险,八次伐魏。虽然败多胜少,却也称得上前仆后继,心志可嘉。这个疑问曾在我心中盘旋了很久,直到中年时代又一次拿起《三国演义》时,书中的一句话突然点醒了我,使我顿时恍然大悟,这句话就是“汉贼不两立”。
“汉贼不两立”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可以找到详细的出处,原文是:“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讬臣以讨贼也。’”其意思是说蜀汉与曹魏不能同时并存。比喻誓不两立,不共戴天。自古正邪不两立,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把屈膝降敌视为奇耻大辱,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为激怒孙权与曹操对决,就曾说过“若其不能(与曹操抗衡),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当孙权反问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时,诸葛亮回答说:“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孙权听了此言之后,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由此可见忠孝节义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使面临强敌也要坚守心中做人的准则。
忠贞之士宁为玉碎 奸佞之辈贪生怕死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受“忠孝节义”中华传统价值观的薰陶,涌现出了许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忠贞之士。古代有田横五百壮士舍生取义,近代有国军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宁死不屈。即使是无名的市井小民,一旦他有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气节,就足以名传千古,光照后人。历史上任何一个壮烈殉节的英雄,背后都有一个悲壮惨烈的故事。历朝历代的忠臣义士都曾抱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信念,面对威胁利诱而宁死不降,展现了高尚的道德品格。
古人都崇尚“舍生而取义”为人生的至理。古代思想家孟子就曾说过:“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是啊,死亡固然让人感到恐惧,但是丧节叛变更使人感到可耻,也十分令人所不齿。一个永恒的主题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那就是不屈的气节。无论如何改朝换代,历史上从未有人否定过这个结论。
《宋史》中谈及文天祥、陆秀夫,没有将其描述成顽抗到底的愚顽之辈,而是充满了崇敬之意;《明史》中的史可法和袁崇焕也得到了应有的评价与褒扬。相反,像秦桧之流那样的卖国奸臣以及屈膝投敌的贪生怕死之辈历经千百年还在遭受后人的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