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无数后人 改变命运的《了凡四训》(图)

发表:2020-09-27 10: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了凡四训 善念 命运 曾国藩
只要心中有善念命运就会改变。(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明代,有一个人堪称千古第一励志,那就是撰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袁了凡从甘于宿命、抗争宿命到摆脱宿命的奋斗经历,感动了诸多名流大儒。

曾国藩年轻时,就是读了《了凡四训》,才奋然振作,精勤砥砺,终成晚清第一名臣。

【01】

袁了凡原名袁黄,字坤仪。

明朝万历年间,他出生于浙江嘉善县魏塘镇。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要他放弃考科举功名去学医,学医能赚钱,还能救济别人。

袁黄说:“可我很想读书啊!”

母亲说:“学医是你父亲从前的心愿。”

袁黄只好从命。17岁那年,袁黄在慈云寺摆摊卖草药。

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走过来,躬身说:“你不应该学医,你是仕途中人。现在改行读书,明年可以中秀才。”

袁黄不信:“您是谁啊?”

老者说:“我姓孔,乃《邵子神数》传人。”

袁黄一下从地上蹦了起来。邵子,那可是宋朝第一神算子。袁黄鞠了一躬:“您可以跟我一起回家吗?”

袁黄把孔先生带回家,把他给自己算命的事告诉母亲。母亲半信半疑,对孔先生说:“那你算算袁黄小时候的事情。”

孔先生一算,竟算得分毫不差。母亲跪服,立马将袁黄送进了学馆。第二年,袁黄一赶考,果然中了秀才。连名次都跟孔先生预测的一模一样:“在县上考试的排名是第十四名,在市上考试的排名是第七十一名。”

母亲惊呆了,对袁黄说:“赶紧去请孔先生。”

【02】

母亲对孔先生说:“请您再给袁黄算算将来!”

孔先生一番推算后,对袁黄说,你哪一年可以考第几名,哪一年可以禀生补缺,哪一年可以提拔当贡生。当贡生后会去四川某县当县令,三年半后,你便回到家乡。

在53岁这年八月初十丑时,你将寿终正寝,终身无子嗣。

短命无子的命数,袁黄很不喜欢,也拒绝相信。但他还是把这个命数,一一记了下来。

令人称奇的是,以后每次考试的结果,都与孔先生所算的丝毫不差。

但独独有一桩事似乎有些不准。

孔先生说:“你补禀生后,每月去领俸米时记个数,领到91石5斗时,你就会升级,成为贡生。”

可是,当袁黄领到70多石的时候,一位姓屠的提学,看他品学兼优,决定提拔他当贡生。

袁黄暗喜:“看来孔先生算的也不全准。”

谁知道,姓屠的提学不久就离开了,代理提学不同意提拔袁黄,搁置了决定。再后来,一位姓殷的先生又来当了提学,读到袁黄论文,觉得“见识广博,思想深刻”,立马将袁黄从秀才提拔为贡生。提拔之时,袁黄刚好领俸91石5斗。

这一下,袁黄彻底相信了命数:“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不能强求。命里没有的,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命里有的,不用努力,自然就会有。”

【03】

袁黄从此唉声叹气,心如死灰。当贡生后,他按规定到北京国子监读书。在北京一年,他整天静坐,也不读书了,“命就如此了,努力也没有用。”

一年后,他转回南京国子监读书。

未进国子监前,他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与禅师对座一室,三日不眠。

禅师暗暗称奇:如此定力,真是了得。

于是禅师问:“凡夫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心中多妄念,你三日没有妄念,是什么原因?”

袁黄回答:“我一生吉凶祸福,都被孔先生算定了,命由天定,还有什么好想呢?”

禅师笑了:“我还以为你是一位豪杰,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

袁黄蒙了:“此话怎讲?”

禅师说:“凡夫因为不能无心,所以被阴阳气数所束缚。一个人如果诚心竭力,为善不倦,数就拘他不得。反过来,如果肆无忌惮,怙恶不悛,数也保他不住。你20年来被孔公算定,一毫都不曾转变,岂不就是凡夫吗?”

袁黄问:“你是说定数也可以逃脱吗?”

禅师说:“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

袁黄拜倒于地:“请师父教我摆脱命数之法。”

禅师拿了一本《功过格》递给他:“每晚将一天的存心行事,反省检点,按格记功过。每至月底,总结一次,将功抵过,多余的就可作为善行了。”

【04】

拜别禅师,袁黄回到家里,跪在佛前忏悔,并做了一道疏文,立誓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第。

那一天,袁黄将自己的号改为“了凡”。“将凡夫之见,一扫而光,是为了凡。”

从此以后,他每天都活得小心谨慎,“即便在无人之处,也常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讨厌我、毁谤我的,我也安然接受。”

一年后,袁了凡到礼部参加科考。孔先生算的命,袁了凡应考第三名,“结果没想到,我竟然考了第一名。”

接下来,孔先生算的命又失灵了,孔先生没算袁了凡会考中举人,哪知秋天乡试,他竟然中了举人。

“云谷禅师说:命运是可以改造的。这话我更加相信了。”袁黄说。

十年后,袁了凡完成了三千善事。

他又跪在佛前忏悔,做了一道疏文,立誓再行三千善事,希望能得子嗣。仅仅过了一年,袁了凡便梦想成真,夫人顺利产下一子,起名天启。

袁了凡做善事从此便更加用心。他的《功过格》,每天至少“日行一善”。仅仅两年,三千善事又已完成。

他又跪在佛前忏悔,再次做了疏文,立誓行善一万件,希望能遂进士之愿。

三年之后,袁了凡竟然真的中了进士,很快,吏部就补他去做了宝坻县县令。

一上任,袁了凡便备了一个小册子,“我将这本小册子取名为‘治心篇’。害怕自己做官心起邪念,因此要治心”。

每天早晨起来,坐堂审案时,袁了凡便将《治心篇》交给看门的人,将其所行善事恶事,不管大小,一一记录。

到了晚上,他再翻阅记录,闭门治心。

【05】

袁了凡虽然坚持日行一善,但夫人却整天愁眉苦脸:“你许诺做一万件善事,可衙门里没什么善事可做,什么时候才做得完啊?”

那天晚上,袁了凡做了一个梦。梦里遇到一位天神,他对天神说:“我很惭愧,一万件善事很难完成。”

天神说:“现在宝坻百姓过得很艰苦,你只要给他们减粮减税,便足以抵一万件善事了。”

第二天,袁了凡便立即下基层考察实情。宝坻县的田,每亩要收银两分三厘七毫,了解百姓负担后,他觉得应下调至一分四厘六毫。

于是上书朝廷,恳请减免赋税以充养民力。朝廷同意其请求,并取缔了各种额外摊派。全县百姓为此雀跃欢呼,奔走相告。此举,在明代历史上被称为“减粮善政”。

当时宝坻常闹水灾,袁了凡便兴修水利。将三汊河疏通,筑堤坝抵挡水患侵袭。他还亲自带领百姓沿海岸堤坝种植柳树,将连绵不断的海堤变成了一道绿色屏障。

400年前的宝坻,多是一文不值的盐碱地。地里,只适合生长水稗草和芦苇。但袁了凡竟然异想天开:改造盐碱地种水稻。挖沟通河,调埂作田,引入良种……

三年实践,他竟然真的种出了黄澄澄的稻子。

随后,袁了凡又带领百姓进行了一系列农业试验,并编写了天津地区第一部农业专著《宝坻劝农书》。

“自从来了袁知县,宝坻生活变了天。”宝坻百姓,逢人就夸袁了凡。

1588年,是袁了凡53岁之年。孔先生曾算命——他会死于此年八月初十。

八月初十终于来了,又终于走了。“我无病无痛,竟然一点事都没有。”

【06】

1592年,了凡被提升为兵部主事。当时日本正侵占朝鲜,朝鲜请求大明出兵支援。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举荐袁了凡为军中参赞,协同提督李如松领兵东征,击溃倭寇。

李如松对倭寇谎称出使朝鲜是来封贡的,倭寇信以为真,李如松乘其不备,不宣而战,于平壤大败倭寇。平壤之役中,李如松割敌首级报功,袁了凡坚决反对,两人发生争吵,李如松一怒之下,独自引兵东去。

倭寇贼心不死,多次反攻,均被袁了凡击溃。而李如松打了胜仗,骄傲轻敌,被日寇击败。李想推卸责任,遂以十项罪名弹劾袁了凡。

朝廷不明真相,遂让袁了凡停职返乡。尽心尽职,却遭如此“待遇”,袁了凡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冤屈。

可没想到朝鲜王竟奏报朝廷,说明了原委。袁了凡因祸得福,被追授为“尚宝司少卿”。

此时,袁了凡年事已高,便决定回家养老。

颐养天年中,他觉得自己一生甚是传奇,便决定将抗争宿命的经历写下来,训诫后人。

69岁时,他将一生的体验撰写成了著名的劝善文《了凡四训》。一共包括四篇文章:“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他将这四篇文章命名为“戒子文”。后因广为流传,大家将其称为《了凡四训》。

袁黄出生于嘉庆12年12月11日(1533年12月26日),万历34年7月11日(1606年8月14日)离世,终年72岁。

【07】

130年后,一名叫曾国藩的青年,读罢《了凡四训》后,豁然惊醒,遂将自己的号改为“涤生”。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他奋然振作,精勤砥砺,终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了凡四训》就这样影响了一代一代中国人,因为而被誉为“中国三大善书”之一。

“世人只知穴在山,不知穴在心田间;好山好穴世间有,不是其人寻不见。我看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皆贫贱;待到富贵力可求,人事尽时天理变。”

决定一个人富贵贫贱的主要因素,不是风水、不是星座、不是命数,而是一个人的“心田”,即你的思想、你的品德、你的行为。

无数历史事实都已证明,只要心中有善念,命运就会改变,这也是天意。改命不是逆天,而是顺天意而为之。

生命是一段程序,你怎么编写,它就怎么运行。

责任编辑:wendy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