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幼轩等 岁朝清供 (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台北市立美术馆)
古人以正月初一为岁之朝,是日案头必定要有花果,便是“岁朝清供”了,也可谓是“新年清供”。清供起源于祭祀,东晋时期兰亭雅集即“修稧”,为的是洗去冬日尘埃,感受春意。清供又称清玩,由佛前供花发展而来,一切可供案头赏玩之物皆可,是金石、古器、瓶花、书画、盆景在内的文雅物品的统称。清供其实就是物像的吉祥寓意之传达,比如平安,就有瓶花等物;比如长寿,则有蟠桃等物;再比如富贵,则多用牡丹、桂花了。如是岁朝,便是为了来年红红火火、衣食无忧,在寒冬时节也沾些春意。
“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常见的“岁朝清供图”便是画瓶梅、水仙,间或散着几只佛手、柿子、如意,瓶取平安之意,最适合年节里赏玩;若是一瓶菖蒲、艾草,下面配着粽子、五毒,便是端午清供;或仅是几根萝卜,一棵白菜,些许玉米倭瓜,便是山家清供。清供归根结底还是看重一个清字,春节越是喧嚣喜庆,越是需要一点清淡的趣味。
南宋时有一位进士林洪,著有《山家清供》两卷,也是相似的意味。两卷书收录了山间瓜果、蔬菜、菌菇,记载如何采摘、烹饪、保存乃至食疗药效。其中对山野饮食、粗茶淡饭的推崇,便有儒家的轻功利,释家的清静无为、息心去欲,道家的虚静自然、天人合一。“清供”二字里的离欲和恭敬,林洪领悟得透彻,又转而写进食谱里。
明清之后,画家画“清供”蔚然成风,扬州八怪自不例外。郑板桥有一次路经扬州东郭市上,见有元人李萌〈岁朝图〉一幅,爱不释手,虽“几于破乱不堪”,仍掷钱买下,并赋一诗:“一瓶一瓶又一瓶,岁朝图画笔如生。莫将片纸嫌残缺,三百年来爱古情。”不嫌残缺、鉴古迎新,别有一番趣味。
晚清海派画家吴昌硕也爱画“岁朝清供”,他几乎每年于新年伊始作《岁朝清供》以寓吉祥,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他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多为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在《缶庐别存》中有一段话披露了其用意,文曰:“己丑除夕,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
吴昌硕作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他将篆刻时的刀法融入了书法当中。在绘画上面,他也惯用书法“写”的风格来绘画。他晚年定居于上海,成为“海上画派”的开派画家之一。吴昌硕在日本也享有较高的艺术声誉。日本篆刻名家河井荃庐曾向吴昌硕请教,日本书画界专门铸造吴昌硕半身铜像,赠西泠印社陈列。在吴昌硕诞辰160年之际,东京银座美术馆举办吴昌硕书画展,展出了收藏于日本的吴昌硕书画作品。
此《岁朝清供》是吴昌硕的精品之一。画家信手挥洒,真情流溢笔端,以石榴、牡丹、佛手等题材入画,画中翠绿的水仙,鲜红的天竺、柿子,橙黄的香橼,寓意事事如意,喜庆吉祥,春风太平。笔法隽逸洒脱,极具清逸雅淡之气。用墨浓淡相宜,设色俏丽鲜艳,雅妍相兼,吴昌硕喜用复色,色墨混合,易于表现浑厚、淡雅、和谐、清明的格调。双勾敷色的水仙花,更体现了吴氏运笔遒劲古拙的独特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