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违约金额超1100亿人民币。(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8月15日讯】今年以来,中国的信托违约事件频发。据第三方平台不完全统计,今年1-7月,信托行业共发生200多起违约风险事件,涉及的违约项目金额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下同)。
信托项目出现风险时,资产保全成为首要任务。面对违约事件,一般的应对方式包括:用自有资金先行垫付,然后启动其它方式来处置风险资产;进行第二还款来源处置,比如,土地抵押、三方担保等;寻找第三方接盘,包括发行新的项目进行资金置换或是资产管理公司接盘;实行法律诉讼和司法拍卖等。
不过,若信托资金被大股东挪用,则另当别论。据中国内地媒体报道,一位大型信托公司高管称,若信托公司存在“向大股东利益输送、违规自融”的情况,项目逾期后,处置起来非常困难。
例如,在8月11日,内蒙古西水创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水创业”)在《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工作函回复的公告》中称,其子公司天安财险认购新时代信托发行的信托产品284.44亿元,其中60.40亿元信托产品于2020年6月到期,逾期未收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逾期金额还在继续增加。西水创业称,截至8月11日,天安财险持有的新时代信托作为受托人发行的“新时代信托蓝海信托计划”中共有11笔信托产品到期且未收到本金及投资收益,逾期本金增至126.5亿元。
不过,上述11只产品在市场上很难看到公开信息。有业内人士称,新时代信托多只产品也存在违规自融、存在挪用的情况。此前,有监管人士称,一些集团惯用的操作手法是,控股子公司关联交易数量较大,多为闭环和内循环。例如,用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认购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用至集团的其它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7月,信托行业共发生201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项目金额共超过1100亿元。
信托项目出现风险后,一般有哪些应对措施?
一位北京地区信托公司人士透露,有些信托公司会先用自有资金先行垫付,然后在启动其它方式来处置风险资产;另外就是项目延期,信托合同中通常会有关于延长信托项目期限的条款,大部分信托项目会约定6个月-1年的处置期,在这期间,信托公司通常和借款人协商进行分批归还信托产品本金和利息,投资者也比较认可上述两种方式,过去那么多年,不少信托公司也是这么做的。
也有信托公司会提前终止项目。有些信托公司的警惕性较高,当发现项目可能在未来存在风险时,在信托项目还未到期就停止信托项目,催促借款人提前还本付息。由于因信托公司对业务团队激励机制较为丰厚,一旦提前终止,有些项目团队担心被追回奖金,即使发现风险,这样做的动力也不大。信托公司在项目开展前期终止项目的情况并不多见。
除了上述处置手段外,当项目发生风险,信托公司还可以进行第二还款来源处置,比如土地抵押、第三方担保等进行收回资金;此外,信托公司还可以寻找其它信托公司,通过发行新的信托计划,再融资实现资金置换。这种方式行得通的主要因为是受托人在做项目时抵押物价值较高,或者融资方手头上有其它的优质资产。
司法手段是处置资产的最后的防线。若融资方违约,出现纠纷,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融资方以物抵债由信托公司处置变现,通过司法途径拍卖抵押物,查封融资方、担保人的其它资产、进行拍卖变现等。不过,司法流程消耗的时间较长,资金短时间无法回笼。
当项目发生风险时,处置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少项目通过处置,让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保护。但信托公司最忌讳的是向大股东利益输送、违规自融,出现这种情况,风险极大,当出现违约后,很难化解。
另外,除了化解自身行业风险外,不良资产市场中,也出现了信托公司的身影。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影响,信贷违约率上升,不良资产供给持续增加,也将吸引更多的市场机构参与其中,一些信托公司也开始试水不良资产行业。
信托公司参与不良资产处置,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以财务顾问的身份为债务企业提供债务重组和债转股服务,为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者提供投资咨询和搭桥贷款服务;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收购不良资产,作为权利人处置不良资产;以机构投资者身份购买其它处置主体发行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产品。
不良市场具有一定机遇,不过这个领域对于资产定价、资产处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实现与AMC等机构的错位竞争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