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疫情和港版国安法等因素的内忧外困之下,中国经济到了岔路口。(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7月2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分别主持经济会议,凸显武汉肺炎疫情和港版国安法等因素的内忧外困之下,中国经济到了岔路口。
7月22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创业。并表示要“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给予创业补贴、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支持。”
李克强表示,灵活就业是稳就业的重要途径。个人的创业、网络零售、移动出行(注:成为网约车司机)等均属于灵活就业形态,对这些行业需要包容审慎监管。
有网络评论指出,所谓灵活就业是失业的一种粉饰性说法,中国经济是处在衰退下滑的状态,对于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口,当局束手无策,只能不断创造各种新词汇来蒙蔽民众。
而在7月21日,在央视荧屏消失二十多天的习近平终于“现身”,在北京参加一个企业家座谈会并讲话。他说:“借此机会,我向广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官媒《新华社》则刊发习近平在会中的完整讲话,他提到三大重点: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尽管习近平又强调“六稳”与“六保”,还提出要落实纾困惠企政策等,但外界认为,这是暗示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无法再依靠外需,中国经济处于内忧外困。
在武汉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际,中国官方公布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从而避免了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经济虽然有反弹,但是,要应对从内部经济增长不平衡到外部国际关系恶化的重重难题,中国经济到了岔路口。
针对中国官方经济数据出现反弹,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Alicia Garcia Herrero)7月21日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这背后与投资复苏(尤其是国有资本投资)推动的恢复密切相关。不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缓慢和失业率问题,抑制了需求的复苏进度。”
报告指出,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较好主要反映在经济生产方面,但消费的恢复速度相较之下仍表现滞后,6月零售额同比下降1.8%,部分原因是疫情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并影响家庭收入增长,抑制了需求的复苏速度。
经济咨询公司凯投宏观中国经济学家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近日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尽管复苏应该会继续,但其速度将受到失业率上升和政府支持减少的限制。可自由支配的个人开支很容易受到病毒再次爆发的影响。”
同时,肆虐中国南方多个省份的洪水打断了经济复苏的步伐。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的消息,6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四成,其中长江中下游较常年偏多六成。
中国券商国泰君安宏观团队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汛情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通货膨胀构成负面影响。他们预计,本轮洪灾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约0.5%。
在外需方面,中国经济至少有40%依靠外需,即出口贸易,并直接影响2亿人的就业。由于中国复工早于其他主要出口国,这帮助中国企业填补了全球供应缺口,但考虑到世界主要国家仍在努力控制武汉肺炎疫情的蔓延,这些经济体将面临更长的经济冲击,从而会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此外,中国经济前景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外交关系恶化,世界主要的经济体都有和中国经济脱钩的迹象。
据《美国之音》7月23日报道,夏威夷东西中心资深研究员饶义(Denny Roy)认为,“今年对中国的外交关系来说是糟糕的一年,中国与几个重要国家的关系同时遭遇一定程度的危机,中美关系恶化是其中最严重的。”
从一些中国企业家的表态也可以看到,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活下去成为许多企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