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却得不到的人生”该如何面对?(图片来源:Adobestock)
“想要,却得不到的人生”面对焦虑的情绪,倾听内心为痛苦腾出空间……
人生只有一次,我们一路上都在抉择;抉择本身的定义,就是排除其他选项,将它们锁在门外。我们没有选择的那条路,以及我们经历不到的人生,都需要受到照顾,否则它们就会在心灵的仓库中累积层层灰尘,在你因为焦虑和其症状而打个大喷嚏的时候,你才会知道。
雪瑞儿・保罗提到,在多年前的某天,我正要从儿子的陶艺课离开时,和其中一位妈妈聊起来,她的两个女儿也上这堂课;我问了一些普通问题,像是:“她们几岁?你们住在哪里?”之类的。女孩们进衣帽间拿外套,接着,她们互相嘻闹的样子,有某种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渴望,让我的心一阵刺痛。
当我们知道第二胎是男孩时,我既高兴又难过。我一直想像自己会有个女儿,所以在大儿子出生后,我还怀抱着第二胎是个女孩的希望。结果不是女生,那天知道胎儿的性别检查结果之后,我躺在床上,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养育女儿。我记得我没有哭,却一直在心里重复“我是儿子们的妈妈”这句话,试着去调适。但在那之后,我还是哭了,因为我知道我们必须透过悲伤,才能接受。
陶艺课结束后我得带小孩,所以我就在自己的心灵中,把这份欲望分门别类安置好,并且相信当放慢脚步的时刻到来时,它就会重新显露出来,接受它所需要的关怀。
当天晚上稍晚,我感觉到它再度高涨,那一瞬间,我的自我心智被一个仓促、徒劳又陈腔滥调的“如果”问题绊倒─“如果我在这个时候或那个时候,做了不一样的选择的话?”─以作为一种手段,去逃避欲望的不适感。我的小小心智试图控制过去,借由让我陷入侵入性思维所编织成的铁网栅栏的死胡同里,去逃避脆弱与未知的感觉;但显然是无济于事。我在那里待不到一秒,就把栅栏打开,离开我的思绪,走进感觉的领域,让自己沉入其中,再将呼吸带进我的心里。
接着,悲伤就流进我全身。我立刻就知道这样的悲伤,并不只是因为无法体会养育女儿或一对姐妹是什么感觉;它也来自于没有生第三胎的心痛。我们决定只生两个小孩。虽然对我们家来说,这已经是个令人满足的决定,但我的心还是很常被刺痛。痛苦就在那里,沿着甜蜜又悲伤的河道往上,蜿蜒地从我的心,流到灵魂,再流到眼睛。让自己全然投入纯粹的痛苦,总是甜蜜的。我们与痛苦搏斗,来自另一个年代或生命阶段的根深蒂固的习惯,正在抗拒痛苦; 然而堡垒一旦崩落,流出的泪水中一定带着微笑。甜蜜的赦免、甜蜜地敞开内心,甜蜜的眼泪洗刷了痛苦,将欲望转变成感恩。
人们很容易被渴望必然需要行动的信念所影响。如果我偶尔想到想生第三胎,就代表我必须生第三胎;或是如果我渴望有个女儿,就代表我一定得有个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就是意味着拥有能够接纳感觉,并且不急着马上解决的能力;以及相信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有意识地接纳且照料这些感觉。我们也会下错误的结论,认为每一种经过我们意识领域的感觉,都是无可争辩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屹立不摇的真实。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够单纯去感觉渴望就好;渴望最终并不一定非得成为现实。换句话说,我偶尔可能会想要有个女儿,但我更深一层的真实是两个小孩(这两个男孩)就已经让我们的家庭很美满。
因此,我们要做的永远都一样:为痛苦腾出空间,靠近它、欢迎它、爱它,并且转向美好与感激。几年前,当我躺在那时快五岁的儿子身边时,我的心里就已经深信,他对我而言是难以置信的珍贵,每天都让我的心感觉好像要因为爱而炸裂,让我的灵魂歌唱,用无法想像的喜悦把我填满。我经常听到患者说:“但如果我现在允许自己渴望其他人事物,不就代表我不爱现有的伴侣、小孩跟父母,或是不知足吗?”不,完全不是这个意思。熟习的心智能将这两件事分得很清楚。
事实上,能够接纳两者的态度,正是成熟和焦虑解药的特征。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自我的心智相信,若我们能将每次经验都分门别类,就能感觉比较有掌控权。我们可以把香料归类、把衣服整理好,但内心的国度经常是无法分类的混乱地带。我们能尽力而为的,就是为明显对立的事物腾出空间,将两者皆视为真实,但也知道其中任一并不会让另一方无效。我能够体验渴望有个女儿的片刻,同时也为我有两个儿子感激涕零。我能允许自己去渴望养育姐妹的经验,但同时也乐于享受这样的未知旅程:看着两个儿子错综交织出一层层的复杂关系(而且我的确期待有个孙女)。我可以悲伤、可以庆祝;可以失去,也可以去爱;可以渴望,也可以感激。我的心有容下一切的空间。
本文整理、节录自雪瑞儿・保罗(Sheryl Paul)《焦虑是礼物:24个练习,学习自我治愈技巧,拥抱真实的自己》一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由时报文化授权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