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医术非常先进,虽然没有精密的仪器,却能进行开颅、换心术等。(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现代,做一台开颅手术、胸腔手术、换心术,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手术技艺,还需要一整套精密的仪器。手术之前,还要对病患进行透视、化验等系列检测,方方面面确保无虞,才能进行手术。然而,在没有精密仪器的古代,医生如何进行外科手术?做手术又是怎样的光景?又会有哪些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两个经典故事,一个是华佗为关羽刮骨去毒;一个是华佗要为曹操做开颅手术取瘤。在小说的架构中,曹操不同意开颅,还把华佗关在监狱里。华佗未能做成手术,最后死在监狱里。数千年前,虽然没有现代精密的仪器,不过根据考古证据,发现中国5000年前,就已存在开颅手术。
数千年前的开颅手术
据媒体报导,2001年山东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其中392号墓发现了一个颅骨。颅骨右侧顶骨有31×25mm的椭圆形缺损。根据医学X光片、CT检查结果显示,颅骨缺损是因开颅手术所致。缺损边缘断面光滑均匀,呈圆弧状,因此推断出术后骨组织修复,墓主存活了很长时间。从考古提供的证据,5000年前古中国已能做开颅手术。
在史料记载中,“淳于能解颅以理脑”。汉朝名医太仓公淳于意(前205年-前150年)能够开颅清理脑中病变。《新唐书.西域》记载,唐朝时期,拂菻国(拜占庭帝国)医生善于做开颅手术,能开脑取出虫,以治疗失明,或眼睛不明,或头痛等疾病。
五代时期,王仁裕所著《玉堂闲话》也提到了类似的手术:“以利刀开其脑缝”。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视神经受到压迫导致双目不明或失明,经开颅后释放脑压,有助于恢复视力。
元朝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讲到,当时西域存在的外科手术。据任子昭所说,他住在元大都时,邻家的孩子经常头疼,每当发作时,往往疼痛难忍。有一名医官为那孩子作了手术,用刀割开额顶,从脑中取出小蟹一样的东西,坚硬如石,还能活动,取出之后那小蟹无处寄生,很快就死了。邻家孩子的头疼病也得以治愈。
古代的胸腔手术与现代手术程序相吻合。(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古代的胸腔手术
《史记》成书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上古时期就存在胸腔手术。扁鹊在虢国时,听到中庶子(职官名,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官)说,上古时期医生能够“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
按照现代手术的程序看,整个过程很有章法。割皮解肌,即剖开皮肤肌肉组织。诀脉结筋,即结扎血管,处理韧带。揲荒爪幕,则是拉开胸腹膜和大网膜。而“搦髓脑,湔浣肠胃,漱涤五藏”,则是清理病变部位。这样看来,中庶子所说的过程,与现代手术程序相吻合。如果没有一定的手术经验,是无法得出如此详细且有章法的手术过程的。
三国时期,华佗也很善于做腹腔手术。有一病人肠子腐坏,需要切除。手术前,华佗让病人饮用麻沸散,继而为病患剖腹,切除病变部分,然后加以缝合,再抹上膏药。整个手术过程,病人沉睡如醉,没有任何疼痛意识。手术后,一个月就会恢复健康。
还有一人因腹部极痛,仅十多天,他的眉毛胡须全都掉光了。当时没有透视仪器,华佗仅凭双眼,就看到了病人的身体内部。原来那人的脾脏腐坏了一半。于是为他切除了腐烂的组织,刮掉了腐肉,用膏药涂抹,过了一百天,这个人也康复了。
明朝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卷上说:“世传华佗神目,置人裸形于日中,洞见其脏腑,是以像图,俾后人准之,为论治规范。”因华佗拥有神通,能够洞观人体五脏六腑,所以他能隔着表皮,看到人体内部的情况。
古代的心脏移植术
现代医学上,首例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是在1967年,在南非成功进行。关于换心术,在中国古代也能找到相关记载。
《列子.汤问》讲到,鲁公扈、赵齐婴罹患疾病,二人一起请扁鹊治疗。这二位病患,一人志弱气强,一人气弱志强。为弥补彼此的缺憾,扁鹊提议为他们换心。经二人同意,扁鹊让他们喝下麻醉剂,把他们麻醉了三日。继而剖腹探心,为他们作了换心术,再抹上神药,使他们苏醒如初。
根据这一记载,扁鹊要做换心术,要用到麻醉剂,摘除术,缝合术。从现有记载看,扁鹊并没有使用很多的手术工具。如此复杂的手术,仅用三天完成。这就不是物质层面的手术工具所能达到的。况且,当时没有任何的检测仪器,没有化验仪,没有透视机,扁鹊仅凭一双眼睛,一双手,仅用了三天就做完了换心术。并在短短几天内,就使病患恢复健康。
通过透视功能,诊断病情,做出完美的手术,就是中医的神通部分,至今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古代的医学家,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都具备这样的功能。
宋朝苏轼于《拟进士对御试策》中说,古代的医生善于“聆音察色,洞视五脏”,能够“剖胸决脾,洗濯胃肾之变”。那时的医生,能够洞观人体内部五脏六腑,能开胸割除腐烂的脾脏,清理肺部、肠胃的病变。而在宋朝时代,医家的技艺也一样是令人称道的。
参考资料:
《史记》卷105
《三国志》卷29
《列子.汤问篇》卷5
《南村辍耕录》卷22
《新唐书.拂菻传》卷22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