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肤炎的代表性症状是搔痒。
异位性皮肤炎是过敏疾病的其中一种。代表性的过敏疾病有食物过敏、异位性皮肤炎、气喘、过敏性鼻炎,往往会随年龄增长而照顺序出现。过敏疾病往往具有强烈的遗传性,即使不是异位性皮肤炎,只要父母有任何一种过敏疾病,孩子也患有过敏疾病的可能性很高。换句话说,爸爸的鼻炎可能遗传至孩子身上变成异位性皮肤炎。许多案例是小时候患有严重的异位性皮肤炎,长大就好了,但成人后持续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的案例也不少。异位性皮肤炎容易因环境上的因素复发,所以持续性地保养、环境维持很重要。
听说异位性皮肤炎满周岁后就会好转?
一般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孩子,大多在满周岁前后情况好转。食物过敏也是大约在周岁时好转,因此与食物过敏相关的异位性皮肤炎症状也一并改善。不是在满周岁,接下来大部分就是在满两岁左右时好转。但是有些孩子在满两岁后,异位性皮肤炎没有好转反而情况加重,那就可能是进入了慢性化的阶段。
小孩子的异位性皮肤炎一般是皮肤发红、粗糙不平,而更严重的情况则是流组织液。若是进入了慢性化的阶段,就会以更干燥的型态呈现,皮肤粗糙、角质变白剥落。
长时间下来,皮肤也会逐渐变得厚、硬,还有色素沉淀。
没仔细看会像是没有洗干净,好像脏脏的。小时候多半出现在手肘或膝盖的外侧,随着年龄增长则多出现在手肘或膝盖的内侧。婴儿时期即使痒也无法抓,而到了这时期,开始能自己抓痒,皮肤状况会变得更严重。搔痒的情况主要在晚上更严重,用充满细菌的手指抠、抓脆弱的皮肤,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很多会变成脓痂疹。
异位性皮肤炎的诊断基准
明明是同一个孩子,在前一间医院诊断为异位性皮肤炎,在另一间医院却说还没有到异位性皮肤炎的阶段。对于异位性皮肤炎的诊断基准,在每间医院稍有不同的理由在于,至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的检查基准。透过血液检查测出的空腹血糖数值、糖化血红素数值,能诊断是否为糖尿病;透过血压计测量的血压数值高低,能诊断是否为高血压,但是异位性皮肤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值标准以供诊断。因此,异位性皮肤炎是透过前人订定的几项基准来诊断。
异位性皮肤炎的代表性症状是搔痒。
每到晚上就会发痒,常抓痒的下场就是皮肤常有伤口。
病变的模样及分布具特征性,随年龄稍有不同。另外,是否伴随着其他过敏性疾病,或是有无家族病史,都是重要的诊断基准,因为异位性皮肤炎是具强烈遗传性的过敏疾病。异位性皮肤炎的诊断中,并没有针对年龄的判断基准。
然而在满周岁前发病的异位性皮肤炎病患中,有许多在一岁过后自然痊愈的案例,所以有些情况下不会诊断为异位性皮肤炎,而是称作“婴儿湿疹”。
异位性皮肤炎的诊断基准,每个学会都稍有不同。虽然诊断的基准有很多套,但我在下页整理了皮肤科学会于二○○六年公布的异位性皮肤炎诊断基准。诊断基准的组成为主要标准三种与次要标准十四种,在这之中,若符合两种以上的主要标准、四种以上的次要标准时,一般会诊断为异位性皮肤炎。这是一份可以简单诊断的项目表,我建议大家亲自试试。
异位性皮肤炎诊断基准
三项主要标准
□搔痒
□典型的皮肤病变模样与分布
‧未满两岁。脸部、身体、四肢关节的外侧。
‧两岁以上。脸部、脖子、四肢关节的内侧。
□孩子有其他的过敏症状,或是家族中有患有过敏(或曾经患有)的亲属。
‧过敏疾病:食物过敏、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
未满两岁异位性皮肤炎的症状。(图片来源:采实文化出版社提供)
两岁以上的孩子如有异位性皮肤炎,疹子多分布在脸部、脖子、四肢关节的内侧。(图片来源:采实文化出版社提供)
十四项次要标准
□皮肤干燥症:皮肤整体来说很干燥。
□白色糠疹:脸上、脖子、身体上出现如同癣般的白色斑点。
□脸色潮红或是苍白:脸变得很红或是很白。
□眼部周围出现湿疹或暗沉:眼部周围出现红色且粗糙的湿疹,或是皮肤变得暗沉。
□耳朵周围出现湿疹:耳朵周围发红且粗糙,或是耳朵下方撕裂、流血。
□唇炎:嘴唇周围发炎。
□非特异性手、足皮肤炎:手、脚上出现非特定情形的皮肤炎。
□头皮屑
□毛孔角化症:皮肤像起鸡皮疙瘩一样突起、粗糙不平。
□出汗时搔痒症:流汗后皮肤搔痒。
□皮肤划痕症:用指甲轻划皮肤后出现白痕。
□即时型皮肤试验阳性反应:皮肤点刺测试有出现反应。
□血液中IgE增加:血液检查IgE的数值高。
□皮肤感染症:容易感染脓痂疹、白斑病类的疾病。
本文由采实文化出版社授权刊载,摘自《我是过敏专科医生,也是过敏儿妈妈》,作者:闵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