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主持金融委会议,也称外部金融风险过大。(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4月1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日前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会罕见强调称,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引发外界关注。4月15日,刘鹤主持金融委会议,也称外部金融风险过大。
4月15日,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 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官媒发布的会议通稿称,“国际上金融市场震荡回稳,经济走势受疫情冲击十分明显。目前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宏观风险大于微观风险……”
此前4月9日的金融委会议提出,“高度重视国际疫情和经济金融形势研判应对,防范境外风险向境内传递。”
据中国官媒4月8日报道,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
习近平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习近平这一表态比较罕见,《看中国》记者查询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官媒报道,即在中美贸易战难分难解的时期,习近平等决策层官员都没有过上述表态。官媒至多以“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来报道。
《看中国》特约评论员唐新元认为,从习近平的表态可以看出,中共病毒在全球蔓延已经让各国比较清醒的意识到,中共在世界上以病毒的形式存在,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是威胁。当疫情缓解之后,中共面对全世界联合起诉和巨额索赔,甚至是关税战、金融战,这些是让中共难以招架的。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威胁加剧,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在各国的发展,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疫情导致中国工厂大面积停工,造成全球范围的供应链断裂,进而影响各国经济。
此前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将密切关注全球疫情的形势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从近两年北京当局及各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发声,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来看,局部性、区域性的金融危机已然发生。而从习近平和刘鹤的表态来看,疫情缓和之后,来自外部的压力就会逐步显现,例如,关税战、金融战等。
在1月份,中国经济成长创新低之际,债券违约、影子银行等多重金融风险袭来,北京当局不断派出金融专家赴各省市担任重要职务。中国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透露,“任命央行副行长担任省级官员,可以将金融政策与地方做法更好地整合起来,提前防范金融风险。”
《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认为,中国经济更重要的是仍在摆脱债务成瘾的问题。经济最大压力来自政府,多年来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透过借贷和支出推动成长,同时背负大量债务,政府遏止超额借贷,让不谨慎的借款人破产,可能会在短期内对经济造成影响。
德意志银行认为,随着中国企业违约率上升、流动性更趋紧张,中国银行业未施援手而任其倒闭,中国正在不良债务周期。在中国经济景气不佳、银行业削减坏帐之际,各种非正式借贷影子银行偷偷卷土重来,据调查,自从去年第二季非银行借贷占比已从首季的30%激增至45%新高,之后就维持在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