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儿子儿媳必读,越读越美好!

作者:陆真 发表:2020-02-17 03: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相思鸟的爱情特专一!

我(原文作者自称)去浦城时,得到一对相思鸟,将雌雄关在一个笼子内。不久,我关住一只,放走一只。放走的那只,立即远飞而去。过后,它必定会找着飞回来,在笼外辗转不停,要求快快进入笼内。笼中的那只鸟儿,对它的归来,也鸣叫跳跃,很是欢喜。这样放飞了几次后,无论是飞回的鸟,还是笼中的鸟,神色都恢复平常,不再那么兴奋,就像田间的农夫、农妇,早出晚归,都可沿着行迹,自己回来,不再像闺中妇人盼望远行之人、四处漂泊的游子,思念家人那样急不可耐。

晚上两鸟同宿,把各自己的头,埋入对方的羽翼之中,各屈起靠近的一只鸟爪,而并立着。我常夜里起床探视,往往会吃惊地以为飞走了一只相思鸟。仔细一看,才发现鸟爪仍有两只,而羽毛加厚了。

我笑着对人说:“看看相思鸟,可以增进人间夫妻的感情啊!”

有人说:“只关住了雌鸟,雄鸟会飞回来;如果关住了雄鸟,雌鸟就不会飞回来。”

我又试验观察一番,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人把相思鸟看作了媚鲎(读hou)鱼,真是诬蔑了这忠贞的鸟啊!鲎鱼是雄鱼背着雌鱼游动,所以被称为“鲎媚”。抓住了雌鲎,雄鲎不肯游走;抓走了雄鲎,雌鲎则会弃它(雄鲎)而远去。

(出自清代周亮工《闽小记•相思乌》)

二、平凡人做了许多平凡好事,这就很不平凡!

苏州枫江市的集镇中,住着一位君子,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之意。”又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是说他做人有度量。”

瓶庵幼年时,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学有所成。

瓶庵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贤人、隐士特别尊敬。瓶庵见到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就说:“到我这里来吧,我为你们养老送终。”瓶庵一贯如此。于是,贤士、君子都称赞瓶庵贤能。

别人遇到危急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艘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我只要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点钱,你如何养活自己?”就增加了船钱。所以,那些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都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

苏州高士徐枋,生活困难,衣食匮乏,瓶庵常赠送东西赒济他,徐枋也不拒绝。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席为他祝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祝寿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容易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时呢?”于是离开苏州,回乡带头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园,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知道。办完这些事后,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

邻里发生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连市井无赖或不讲道理的士兵,都愿意听他的劝导。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瓶庵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他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其父治病。瓶庵的父亲生病了,瓶庵也割下大腿肉,为自己的父亲治病。

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人。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

认识瓶庵的人说:瓶庵姓吴,名传鼎,字禹存,安徽休宁人。瓶庵的父亲,字绍素。瓶庵是个平凡人,做了许多平凡的好事,这就很不平凡了!

(出自清代魏禧《魏叔子文集•瓶庵小传》)

三、儿子儿媳必读,越读越美好!

崇明县有个姓吴的老人,已经九十九岁了,他的妻子也九十七岁了。这老人有四个儿子,因壮年时,家境贫困,所以,用出售儿子来活命(大苦大奇!),四个儿子,都先后卖给有钱人家当奴仆。等到四个儿子长大,都能自立了,各自赎身,娶了媳妇,便居住在一起,共同供养父母。(大孝大奇!)

他们居住在县衙门的西面,房屋共五间:老大开米店,老二开布店,老三开腌腊店,老四开南北杂货店。四个铺子并列着,当中一间,是进、出的地方。四个儿子,奉养父母,极尽孝道。他们最初打算每一月一轮,轮流供养膳食。媳妇们说:“公公婆婆年纪大了!如果一月一轮,得需要三月之后,才可以再服侍他们,未免太疏远了。”(大细心!)

后来,他们又打算每天一家轮流着服侍。媳妇们又说:“公公婆婆老了!如果一天一轮,得需要四天后,才可再服侍他们,也觉疏远了。”(更细心!)

于是,改定一餐一家轮流,譬如早饭在大儿子家吃,那中午在二儿子家吃,晚饭在三儿子家吃,明天的早饭便在四儿子家吃,这样轮流着。

(更稀奇!)

每月如果逢五或缝十那些日子,就四个儿子一同把酒食,放在中堂上,父母向南坐,东面是四个儿子和许多孙子坐,西面是四个媳妇和孙子

媳妇坐。依据长幼的辈分,分左右坐定,然后逐一劝酒祝寿。这样已成了习惯。(真是好习惯!)

在两位老人饮食处的后面,放一个壁橱,壁橱里,每家各放一串五十文的钱。老人吃罢了饭,手反过去,在壁橱里,随便拿一串钱,就到街上去游玩,买些水果、糕饼吃。壁橱中的钱将用完了,儿子们便悄悄补足,不让老人知道。有时,老人到朋友家去下棋,或赌钱,四个儿子知道后,便派人暗地里拿二三百文钱,放在老人所游玩的朋友家,并嘱咐那位朋友,假装输钱给老人。老人玩胜后,常常高兴地提着钱回家,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事情。这样也成了习惯,大概有几十年没有变更过。(这个家庭比一个国家对待老人还周到!什么国王、主席、总书记:你们羞矣!)

老人夫妇俩,至今还很健康。他们的大儿子已经七十七岁了,其他三个儿子,也头发斑白了,孙子和曾孙,共有二十多人。崇明总兵刘兆,用一副对联表彰这一家人,联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儿孙绕膝。”这确实是真事,所以我(原文作者自称)用笔记了下来,告诉给做儿女的人。

(出自清代陆陇其《三余堂文集•崇明老人记》)

四、盲者反问:究竟谁是盲者?!

乡里有个盲人少年,从事占卜职业,善于弹琴。邻居某人,招呼并安慰少年道:“你几岁了啊?”回答说:“十五岁了。”“什么时候失明的呢?”回答说:“三岁。”“那么你失明已经十二年了!昏昏然行走,在黑暗中朝前赶。不知道天地的广阔、日月的光亮、山的耸立、水的流动、容貌的美丑、宫殿的宏伟壮丽,岂不是非常可悲?我因此才安慰你啊!”

盲童笑道:“您所说的,是只知盲人的盲,却不知不瞎的人,事实上全都是瞎子啊。盲人何尝就盲呢?我眼睛虽看不见,四肢和身体各个部位,都活动自如啊,因为眼睛不会乱动,对他人,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的姓氏;琢磨他的话,就知道他的是与非。行走时,靠估计道路的平陡,来决定行走时的快慢,也没有摔跤的忧患。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行业,不让自己的精神,在不相干的事务上操劳,不耗费自己的力气在没有益处的事情上;出来就推销自己的技能,以便填饱自己的肚子。如此这般久了,就成习惯了,我没有由于眼睛看不见带来的烦恼。

当今这世上的人,喜欢打扮成不合礼教的样子;喜欢看些污七八糟的东西;灾祸即将来临,却看不见;看见了又无法远离它;品质贤明还是愚蠢,不能辨别;邪恶与正义,在面前不能分辨;利益和冲突来了,不能审时度势;平安和动乱,不能识别;诗书摆在面前,现实事物跟在身后,终日看到它们,却不得其要领;倒行逆施,昏昏然无所适从地跌倒,却不能觉悟;最终跳进罗网、跌入陷阱的人,比比皆是。老天已经够偏爱人的了,给予人们运动、感觉、思维的器官,而人们丢失那些老天所赋予的本能,动不动就用这些本能,来陷自身于被动的,难道只有眼睛吗?要说昏昏然行走,在黑暗中朝前赶的人,天下人谁不瞎啊?瞎的人只有我吗?我不屑地四下观看,说尔等不够资格有辱我的眼睛去看上一眼。您不自悲、却来悲我,不安慰自己、却来安慰我!我反倒为您感到悲哀,应该安慰您啊!”

那人无言以对。空闲时,他到我这里来对我说了这事,我听了很震惊,说:“古代瞽史负责教诲,师氏负责劝导,盲而无眸子的人作赋,盲而有眸子的人诵诗,就像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惠。如今的这些盲人,难道不是跟古代的“盲而能者”同属一类吗?”因此我记下他(盲者)的话,希望使那些有眼睛能看的人,会感到心中有愧!

(出自清代《戴名世集•盲者说》)



来源:看中国投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