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诗经》里的传说和彝器铭文中的记载,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的意思,那就是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建立都是“受天命”。换句话说,王权来自于上天的赋予,王朝统治的合法性是由上天决定的。
接上文:漫话上古三代时期的天命观(一)
(4)
既然在三代时期的先民看来,“帝”、“天”不但哺育、滋润着万物,而且主宰决定了大千世界的一切,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水涝旱灾,农作物的生产和收成,还是王朝的兴盛衰败、人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无一不取决于冥冥之中上“帝”、“天”的安排,那么就必然会引申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要想得到上天的福佑,就必须感恩、敬畏和祈求上天,否则,不但不能得到上天的护佑,反而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说到对上天的感恩、敬畏和祈求,祭天固然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封禅也是一种重要形式。
在中国古代,最盛大的国事莫过于在泰山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
古籍中最早提及封禅的是春秋时期的《管子・封禅篇》,书中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意思是说,古代封泰山祭天,禅梁父山祭地的有七十二家,而我所能记得的不过只有十二家。这就是古代的无怀氏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伏羲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神农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炎帝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黄帝封泰山祭天,禅亭亭祭地;颇项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帝倍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尧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舜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禹封泰山祭天,禅会稽山祭地;汤封泰山祭天,禅云云山祭地;周成王封泰山祭天,弹社首山祭地。他们都是承受天命然后才举行封禅大典的。由此可见,封禅之仪在“三皇五帝”时便已有之。而在三代帝王中,夏禹、商汤和周成王都在泰山封过禅。
那么夏禹、商汤和周成王为何要封禅?《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就是说古代帝王封禅的目地是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向天地报告自己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而古代帝王之所以要通过这种极其隆重的方式向天地报告自己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则再清楚不过的表明了一点,那就是在他们看来,上天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必须感恩、敬畏和祈求的对象。
(5)
在三代先民眼里,服从天意和天命与感恩、敬畏和祈求上天一样,也是得到上天护佑的前提之一。它们都是三代天命观的基本要素。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服从天意和天命的安排呢?首先必须了解天意和天命,而占卜便是三代先民与神沟通,藉以弄清天意和天命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史记・龟策列传》云:“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圣明君王将要建立国家承受天命,兴办事业,哪有不曾尊用卜筮以助成善事的!唐尧虞舜以前的,无法记述了。从夏、商、周三代的兴起看,都是各有卜筮的吉祥之兆以为根据的。大禹娶涂山氏之女卜兆得吉,于是夏启建立了世代相传的夏朝;简狄吞飞燕之卵生契,卜兆吉顺,所以殷朝兴起;善于播种百谷的后稷蓍筮得吉,因而周国国君终于成为天下王。君王决断疑难事,参考着用蓍龟所作的卜筮结果以作最终决定,这是沿用不变的传统办事程序。有所不同的是,殷商时代广泛使用的是骨卜和龟卜,而后来的周代除了骨卜和龟卜之外,大量采用的是蓍筮。
以商代为例,举凡祭祀、战争、饮食、宴会、气象、农业、收成、田猎、行旅、灾祸、福佑、奴隶逃亡等疑难事宜,商王几乎是每事必卜,每日必卜,得兆后再判断吉凶。具体方法是在龟腹甲背面进行若干处钻凿。凿是用工具形成略椭圆形、枣核形的凹槽,钻是在旁用工具形成的圆形凹槽。占卜时在龟腹甲背面钻凿处凹槽以火(烧炽的硬木)烧灼,即“灼兆”、“灼龟”。由于钻凿处的甲已很薄,一经高温烧灼致使正面对应处出现“卜”形的裂纹,即“兆纹”。当时的人认为占卜仪式上龟甲正面这些烧灼出的卜形裂纹直接预示着吉凶,最后便是根据裂纹所呈现的种种形态来对所占事物是吉是凶做出判断(但商人具体怎么判断现已不得而知),并在龟甲上刻辞记录。因为占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占卜前通常都要斋戒沐浴。
在商人看来,占卜的结果就是天意,也可以说是上帝的命令,具有神圣性,是不能违背,必须照办的。如果违反,就是违背天意,就会产生不祥的结果。
据《尚书・大诰》记载,周武王死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串通周武王的兄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联络淮夷,起兵叛周。一时间周王朝内忧外患,有临深渊履薄冰之忧。这时,担任摄政王的周公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出兵东征平叛。出征前,他用文王遗留下的大宝龟进行了占卜,结果都是吉兆。尽管如此,有些诸侯臣下却仍然反对周公武力平叛的决定。他们对周公说:“困难太大了,民心也很不平静,而且事情就发生在王宫和近臣的家里,有些是我们尊敬的长辈和父兄,不应当去讨伐他们。王啊!你为什么不违背这个卜兆呢?”
周公对他们说,“上天嘉奖文王,使我们这个小小的周国兴盛起来。文王通过占卜,继承了上天所授予的大命。现在上天命令他的臣民帮助我们,何况我们又通过占卜了解到上天的这番用意呢?唉!上天明确的意见,人们应该表示敬畏,你们还是帮助我加强我们的统治吧!”接着,周公又说:“上天降福我们文王,我怎敢对占卜置之不理,怎敢不遵从上天的意旨、不遵循文王的意图而不去保卫我们美好的疆土呢?何况今天的占卜都是吉利的,因此我一定率领你们诸侯国君东征。天命是不会有差错的,卜辞所显示的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6)
如果要从上古三代的天命观里拎出一个主题的话,那这个主题就是天命与王权的关系,如何认识这种关系反映了中国先民是对王朝兴废的原因以及政权合法性的理解。
那么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一个王朝,不管是夏朝商朝还是周朝,它得以建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呢?
《尚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为我们了解这个问题提供了大量史料。如《尚书・召浩》曰:“有夏服天命”,“有殷受天命”。
《诗经・商颂》是商朝及周朝时期宋国的诗歌。在提及商朝的起源时,《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长发》曰:“帝立子生商”。
再来看铸造在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上的文字即彝器铭文,“受命于天”的刻辞在其中不只一次出现。如《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大盂鼎铭》曰:“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
可见,无论是《尚书》的记录还是《诗经》里的传说和彝器铭文中的记载,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的意思,那就是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建立都是“受天命”。换句话说,王权来自于上天的赋予,王朝统治的合法性是由上天决定的。
以商朝为例,据史书记载,夏末时,伊尹眼见夏桀无可救药,便劝说商汤征伐夏桀救助万民,但是他起初并没接受。因为古人都明白君权神授,君王有失臣下可以进谏,如果对天子用武力的话,就不是为臣之义了。可成汤东行到洛水,祭拜尧帝设在那里的祭坛时,发生了一件事。《尚书・中候》说,商汤将祭祀用的玉璧沉下洛水,侍立在一旁,就看见黄鱼双双跳跃,黑鸟随鱼停在祭坛上,然后化成黑玉,玉上红色的字说:“玄色的精灵天乙承受神赐给的符,命令你征伐战胜夏桀。三年以后,天下统一。”之后,上天为了使成汤得胜,又在镳宫这个地方命令他说:“你要取代夏桀的王位,因为夏桀的品德太败坏了,我已经灭绝了他的天命,你赶快带领众人去讨伐他,我必会让你得胜!”(《墨子・非攻》)结果,成汤很快顺从天命的安排取代了夏桀,开启了有商一朝。
在三代先民看来,上天的至高无上不仅体现在王权来自于它的赋予,而且还体现在王朝的灭亡源自于它的惩罚。
夏初,有扈氏部落反对夏禹的儿子启继承夏禹的王位,结果被夏启打败。为什么有扈氏败了?《尚书・甘誓》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意思是说,上天要断绝有扈氏的国运,惩罚它。
夏末,夏桀为商汤所灭,夏亡商兴。为何昔日强大的夏朝竟被属国所灭?《尚书・汤誓》说:“有夏多罪——致天之罚。”意思就是说,夏桀罪恶累累,上天要惩罚它。
到了商朝末年,商亡周兴。为何泱泱大国的商朝竟然被其下的一个区区小国给灭了?《尚书泰誓》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意思是说商纣王恶贯满盈,所以上天要诛杀他。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幽王二(前780)年,泾水、渭水、洛水域都发生地震。太史伯阳父说:“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之气,不能错失自己的次序,如果错乱了应有的位置,民众就会大乱。阳气滞留在内不能出来,阴气受到压制不能散发,于是便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就是阳气不在自己的位置而压制了阴气。阳气失位而处于阴气的位置,河流的源头一定会阻塞,水源被堵塞,国家必定灭亡。水流畅通、土地湿润才能生长万物为民取用。水流不畅、土地干枯,百姓就缺乏财用,国家不灭亡还能怎的?过去伊水、洛水枯竭而夏朝灭亡,黄河枯竭而商朝灭亡。现在周的国运如同夏、商二代的末世,而河川的源头又被堵塞,源头堵塞水流必定枯竭。立国一定要依靠山川,山崩水竭,这是败亡的征兆。河流枯竭,山岭一定会崩塌。这样的国家不超过十年便会灭亡,这是数的极限。凡是被上天厌弃的,是不会超过这个极限的。”这一年,泾水、洛水、渭水流枯竭,岐山崩塌。十一年(前771),幽王被杀,周都因而东迁。
可见,从有扈氏到夏桀再到商纣,这些政权为什么一个个都败了亡了?共同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遭到了上天的惩罚,或者说被上天所诛杀。而打败夏桀的夏启,灭了夏桀、商纣的商汤和周文武王,只不过是在执行上天的意志罢了。
正所谓兴也天命,亡也天命!